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行业 >

夺取防控复工双胜利,大数据“国家队”用科技“战疫”

导读:

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2月20日,为助力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夺取防控和发展“双胜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携手人民网正式推出“一网畅行——复工复产通用管理系统”。

该系统由风险人群感知大数据中心、指挥平台和5个APP组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双胜利”提供大数据支撑。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根据需要,既可单独下载,又可组合成管理体系使用,实现精确管控。

大数据“国家队”用科技利器“战疫”

“一网畅行——复工复产通用管理系统” 基于全国、省级、地级、县级四级管理门户,依托数据构建四级指挥平台。系统通过密切接触者、患者、疑似患者、治愈者、死亡者数量及每日变化,构建县域风险等级的精细化管理,并搭建劳务输入和劳务输出的对接平台。

系统内含5个APP,可单独也可组合使用,为社区楼宇、交通站点、部门企业疫情管理和招聘应聘者提供数据管理。

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小护士”用来查询个人是否为密切接触者,地方、部门、企业也可以用此工具批量筛查风险人群,做到心中有数。

社区管理“小管家”帮助基层工作者摆脱“表哥表姐”困扰,基础信息一次填报,动态变化及时填写,自动生成二维码。

站点检查“小战士”用于交通卡口等检查机构,旅客用手机扫描身份证后,工作人员即可了解旅客是否为风险人群,并通过二维码同步统计、管理。

企业管理“小帮手”通过部门企业码构建网上企业群,员工扫码报到,企业提前掌握返工员工的活动轨迹、风险状况,又可以对员工每日的健康状况加以关怀。

招聘应聘“小达人”由劳务输入地和输出地,在网上分别提供岗位、薪酬、招聘人数、健康状况、职业技能、地域风险等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县域双向需求数据,供两地对接,也为包车等返工方式提供参考。

没温度的数据变成暖暖的战疫力量

“密切接触者测量仪”是5个APP中最早上线的,于2月 8 日晚间上线后,两小时内人民日报客户端新闻访问量达到500万,有400多万人使用。公众只需在手机上输入身份证号和姓名,就能通过这款“密切接触者测量仪”,查询自己是否属于“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测量仪” 上线至今,累计查询量超过1.5亿次。

“输入身份证号码安全吗?”“个人信息会被盗取吗?”“查询的数据准确吗?”有网友在“密切接触者测量仪”页面下方的留言区提问。事实上,这也是研发者一直关心的问题。保障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是中国电科最重视也最具优势的内容。

“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得到国家卫健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集团公司和民航局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源支持,在数据来源、操作方便、查询及时等方面体现科技企业的“硬核”特征。

要公众放心查询信息,一定要保证公众的个人信息安全。中国电科向人民网介绍,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高等级安全认证的中国电科云平台,密切接触者查询系统完成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使用等数据全流程,数据加工做到安全可控、流程合规,并严格限制每个注册用户每天只能查询三名不同的自然人,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在这些数据背后,是艰巨的数据处理工程。中国电科研发团队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要将各部委、行业沉淀的大量数据资源投入实际使用,首先要解决数据分散的问题,需要将海量数据重新构建模型,并形成疫情防控特色数据资源池。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从1月22日开始,中国电科党组书记、董事长熊群力主动作为、靠前指挥,中国工程院院士、总经理吴曼青亲自挂帅,成立由集团技术专家、国内传染病专家组成的百余人“科技战疫攻关团队”,全力研发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利用自身信息技术优势为国家疫情防控提供重要支撑。总部科技部副主任张龙紧急协调各方数据资源、构建疫情传播预测模型。开发团队负责人、中国电科云公司总经理王鹏达告诉人民网,在接到集团公司指示后,组织党员突击队快速投入研发进行技术攻关。

为了保障开发进度,这支成员平均年龄不足33岁的团队日夜鏖战。每天与数据打交道的他们也“留”下自己的数据。研发负责人王琳在测量仪开发关键阶段,3天睡了6个小时;戴永恒博士每天清洗近50万条数据;UI设计师任雪梅顾不上照顾3岁的孩子,驻场连续奋战10天才回家换一下衣服;已经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的陈松松,满怀愧疚地告诉妻子不能陪她产检了。从开始研发直到“密切接触者测量仪”上线,虽然走路回家才不到15分钟,但是王鹏达已经10天未入家门。

2月20日,中国电科正式推出“复工复产数据通用管理系统”。

八方驰援战疫,众志成城克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社会力量积极助力政府部门做好防控工作。中国电科作为国家网信事业的战略科技力量,发挥自身在信息化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撑。原本没有温度的数据变成一股“战疫”的暖能量。(袁婷 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