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行业 >

专家建言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风险管理 积极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创新

导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链紧张等困难,银保监会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链紧张等困难,银保监会等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专家认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从长远看有利于降低银行面临的风险,银行应积极响应监管层号召,通过金融科技等手段,建立起针对小微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式,开发更多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3月初,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提出2020年1月25日至6月30日期间,如果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可以向银行提出延期申请。

3月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0年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努力实现2020年银行业小微企业(含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的总体目标。

4月7日,税务总局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要求在已实施“银税互动”支持政策框架下,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更加迫切的资金需求,加大税收信用贷款支持力度,帮助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

4月9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评价结果运用,进一步发挥监管评价的导向作用。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近年来监管层着力推动的重点工作。上述政策还考虑到疫情下小微企业面临的特殊情况,比如实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以及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地区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小微金融业务普遍收益低、风险高、成本高,需要政策配套支持,”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需要形成财税、金融、产业的政策合力。

上联智库首席经济学家陆岷峰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监管部门出台要求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不断贷、不抽贷、延期还本息等政策,不代表降低监管标准,监管标准核心就是要守住风险底线,商业银行不能将政策导向与风险控制对立起来。

董希淼表示,监管部门出台的上述政策,有助于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做好小微金融服务,转变经营理念,优化信贷结构和客户结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考虑到很多实际情况,能加大对商业银行的正向激励,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有很明确的差异化要求,考虑得比较周到。

对于银行而言,筛选出优质的小微企业客户是重要一步。

“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呼应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要将对小微企业的配置作为最重要客户结构来考量。这不仅必要,也是可能,”陆岷峰表示,目前小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占企业数的20%左右,其余未能获得贷款80%的小微企业当中至少还有50%的属于优质、可培育的客户。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让企业更好地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降低银行面临的风险。在实践当中,银行一定要把握好准入标准,做好风险防控。

事实上,在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时,银保监会也强调:重点帮扶前期经营正常、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困难、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微企业。

专家认为,银行可通过金融科技等手段的运用,提高对客户风险识别的准确度,从而更好服务小微企业。

董希淼提出,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机构体系和产品服务体系有待构建,金融机构也尚未建立针对小微企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微贷款经营风险偏大。

在曾刚看来,银行可以通过风险防控或评估手段的创新,比如基于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降低对质押物的依赖,提升客户风险分析的准确性,发掘一些被传统信贷模式或者风险分析方法排除掉的客户。此外,银行也可以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了解更多企业客户信息等,有效提高对小微企业风险识别的准确度。

陆岷峰认为,商业银行既要防范风险,又要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数量,当务之急,就是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运用,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将真正优质小微企业挖出来;同时,也要运用金融科技进行小微企业贷款的全流程风险控制,构建预警系统,实时进行风险应对;要积极开展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创新,提供适应小微企业特征的个性化金融产品;要积极加强与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将税务等部门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尽可能多提供信用贷款。

陆岷峰还表示,在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过程中,建议政府、监管等部门注意“双中小”(中小商业银行和中小微企业)生态圈的共同打造,不能偏颇。特别在当前疫情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双中小”的同关心、同扶持,提升“双中小”的发展韧劲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