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旭光(中)和科研一线的研发人员进行技术探讨。(资料图)
5月30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4部门共同组织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上,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捧回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突破一批别人拿不走的核心技术”
2019年1月8日,谭旭光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彻底扭转了我国缺少重型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困局。
谭旭光说过,“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没有人会给我们送奶酪,我们必须放弃一切幻想,加快自主开放合作研发进程,用‘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像‘疯子’一样,夜以继日攻克科技难题,突破一批别人拿不走的核心技术。”
在中国市场,潍柴发动机的价格高于欧美主要竞争对手10%,市场占有率仍遥遥领先,重卡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30%。谈及原因,不少潍柴人都提到了电控系统。
潍柴农机产品自从2015年配套潍柴自主电控系统后,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年翻番增长。在“国五”阶段,潍柴自主电控系统在重卡市场的占有率达到15%,“国六”阶段预计将突破30%。不久前,以电控科研人员为代表的潍柴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在谭旭光的推动下,潍柴已组建200人的CVT研发团队,与奥地利威迪斯开展开放创新合作,将其液压变速箱等技术成果与潍柴发动机技术进行集成,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大功率农业装备CVT动力总成。
“像‘疯子’一样去创新的人最可爱”
“别人的一万小时,潍柴两万小时!”6月1日,在潍坊创建氢能示范城市暨潍柴1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仪式上,谭旭光自豪地向外界宣布。该批车搭载的潍柴氢能动力寿命超2万小时,整车最大续航里程600公里,处于国际领先。
今年2月,潍柴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振动试验过程中,曾出现一个零部件潜在失效风险。虽然只是潜在风险,精益求精的潍柴人却不放过每个细微环节,马上组建了包含设计、工艺、试验验证等专家在内的8人专项攻关团队,经过一周昼夜攻关,确定了一种全新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了更严苛的试验。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新能源研究院的衣帽间里,放着一排折叠床。
“到2030年,潍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时间不等人。”对于潍柴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潘凤文和团队来说,吃住在办公室已是常态。眼下,新品刚推出,团队又立刻投入到了新一轮技术研发中。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座谈会上,有科技人员问谭旭光:“在董事长眼中,谁是最可爱的人?”他立即回答:“那些像‘疯子’一样去创新的人,是我们企业最可爱的人。”
在谭旭光带领下,现如今潍柴已打造出“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工匠创新+基础研究创新”四位一体的新科技创新体系,掌握了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液压动力总成、农业装备CVT动力总成、新能源动力总成等四大动力总成核心技术。
“人才不是成本,而是最大的资本”
“买设备不如买技术,买技术不如买人才。”这句话,谭旭光经常挂在嘴边。
近年来,潍柴连续15年大规模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全球中高端人才,仅发动机板块研发技术人员就达到3500余人。在去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潍柴拿出1亿元重奖科技功臣,其中个人单项奖励最高1000万元,一时轰动全行业。
“对潍柴来说,人才不是成本,而是最大的资本。2019年潍柴本部科技人员工资性成本占整体工资性成本的31%,未来3年要提高到50%左右。”潍柴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成刚说,科技人员已占潍柴全员的25%。
在潍柴采访,处处感受到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呵护和关爱:研发人员工资是同职级管理人员的两倍以上;博士生引进全部由谭旭光面试,每年无论多忙他都要参加“博士座谈日”活动;研发大楼停车场专门给研发人员预留;实施股权激励、前置激励等政策,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
10年来,潍柴累计投入200亿元用于科技研发。2019年潍柴发动机板块研发投入2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7%。
“我们现在还没站在世界最顶峰,必须发扬科技创新的‘疯子’精神,敢为人先、死磕到底,抓住科技创新黄金时代,全力进军无人区,在世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中,将‘中国制造’这面大旗高高擎起。”面向未来,谭旭光保持清醒。(张蓓 赵洪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