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中国科学院宣布,我国首艘4500米载人潜水器以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历时13个月在广州完成主体改修工程,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
今天,“探索一号”船从广州南沙启程,驶向海南三亚。该船近期计划驶往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执行中科院先导专项“海斗深渊”科考任务。
“探索一号”原名“海洋石油299”,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原为一艘三用工作船。
其船舶改修项目由中船重工702研究所担任设计单位,中船澄西船舶(广州)有限公司组织实施,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监造。本次改修历时13个月,由原来的海洋工程船扩展为深海科考船。改修后的各项技术参数和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原设计要求。
“探索一号”船舶满载排水量为6250吨,船长94.45米,型宽17.9米。该船具有续航能力大的特点,续航超过10000海里,自持力大于60天。
“探索一号”船上有国际先进的DP2动力定位系统,可实现全海域作业。此外,船头的弧形设计将船身全面包裹,可以在高航速的情况下抵抗海上强风劲浪。
最重要的是,船尾处连接有A字架,A字架可将潜水器投放入深海中。连接潜水器工作间和A字架之间的是两条长直的轨道,轨道上有绞车用于运输载人潜水器。
根据国家863计划的任务,“探索一号”将成为我国全国产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支持母船;在中科院“海斗深渊”先导专项支持下,也将作为万米深海的海上作业平台及支持母船,支撑我国万米载人、无人潜水器的海试及深潜作业。
此外,“探索一号”还具有充分的深海科考作业能力,建有地质实验室、地球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冷冻样品库等十多个实验室,另在甲板面设置两个可拆卸式移动实验室,能同时搭载60名船员、科学家及潜航员。
据澄西广州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主要是将原海洋工程船舶改造为远洋科考船,同时增强船舶对远洋目标海域的适应性,并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船舶的安全性。“探索一号”轮改造项目的完成,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深潜装备技术体系,满足我国的深海科学研究需求,对我国的海洋科考事业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透露,“探索一号”将遵循开放共享原则,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深海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试验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船重工集团702研究所深潜研究室副主任叶聪表示,“探索一号”是一个综合性的深潜支持母船,往往深潜的位置是离大陆比较远的。它不仅要把潜水器从陆地上运到下潜地点,科学家要在下潜前做准备,工程师要在下潜前做准备,下潜以后要把样品拿到船上来处理,都是要在船上工作的。“探索一号”科考母船就相当于深潜器、深潜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家。
为了配合载人潜水器的下潜作业,“探索一号”还进行了一些特殊设计,例如根据深潜器定点下潜的需求,“探索一号”除了船尾的推进系统外,在船头和船身也分别安装了推进器,便于在复杂的海况中调整稳定船体位置。除此之外,“探索一号”还将承担深海科考通用平台的重任,支持我国万米载人、无人深潜器的深潜作业,以及其他科考探索工作。
叶聪还说,“探索一号”不仅仅是载人潜水器的母船,它同时也具备很多海洋深海调查的能力。它可以搭载除了载人潜水器以外的,像无人潜水器和带缆的调查设备,本身这条船还有以船为平台的深海的调查设备,所以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科考船,不仅仅是载人潜水器的母船。
此次完工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动力、续航能力、搭载科学设备等方面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除了在各项技术指标领先外,“探索一号”上的船员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十分优越。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由于一次远洋科考往往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在茫茫大海上,科考船就成为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临时的住所,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十分重要。因此,在“探索一号”的一个生活舱内,除了床、桌子、沙发等必备的家居用品之外,还配备了一个冰箱、一个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浴系统。这也是为科学家和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我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正在总装
此次完工的“探索一号”科考船是我国载人深潜器研发从模仿跟踪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
它即将搭载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国产潜水器,目前这艘潜水器最为核心的部件已经完工,正在进行总装。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载人深潜器正在进行最后总装,此前4500米载人潜水器最为核心的构件——载人舱,在制造完成后进行了专业测试,检验项目包括球壳的厚度、内径规格、以及舱门等部件的质量安全等,每项检测都直接关系到潜水器未来在海洋应用的性能和安全,经过检查,载人球壳的各项指标都达到设计要求。
叶聪说,载人舱是整个载人潜水器最关键的部位,潜航员在载人舱里面工作就是靠球壳,很厚的钛合金的壳子来抵抗海水的压力。
作为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潜航员,叶聪目前正担任4500米潜水器的总设计。他曾驾驶“蛟龙号”潜入7062米的深海,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深下潜深度纪录。4500米级潜水器虽然在设计下潜深度上不及“蛟龙号”,但是却是实现国产化的一个重要突破。
叶聪还介绍说,新的载人潜水器完全是基于国产化的基础,不论是球壳也好、浮力材料也好、声学设备也好,所有的工具也好,都是用国内的材料、国内的设计方法、国内的检测手段,国内加工建造的基础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