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探索 >

创新助农模式 探索扶贫路径

导读:

  期货公司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中优势明显

  提要

  期货公司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中优势明显

  提要

  在“收入险”试点项目中,华泰期货创新性引入卫星遥感技术,对目标产量及实际产量进行精准测定。

  期货市场对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价格发现以及引导农业生产等服务“三农”方面可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为农民有目的地种植提供依据。

  2017年是华泰期货发力“保险+期货”项目的一年,除价格险试点项目外,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力支持下,创新试点了“收入险”以支持“三农”。在此基础上,华泰期货计划围绕以期货市场介绍和功能发挥、场外期权服务“三农”业务介绍及案例分享为主题,在试点地区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农户风险管理意识,普及金融和期货知识。

  试点“收入险”让支农更接地气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重要产区。玉米种植主要面临两种风险:一是自然灾害,二是价格波动造成收益损失。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切实保护种植户的收益,成为稳定产地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华泰期货经纪业务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刘娟红告诉期货日报记者,2017年5月12日,华泰期货北京分公司前往黑龙江省逊克农场进行实地调研,在逊克农场开展的玉米收入保险试点项目得到了农场支持,有投保意向的联户家庭超过10户,意向玉米产量超过1.5万吨。

  “华泰期货及风险管理子公司会同逊克农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人保财险),在以往单独以价格为保险标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将玉米产量和价格双重引入,设计出以约定的收入作为保险标的、产量险和价格险相结合的‘收入险’产品——逊克农场的农户作为投保人向人保财险购买收入险产品。”刘娟红告诉记者,当保险到期时,理赔收入未达到约定收入,则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人保财险向投保人按约定进行赔付。刘娟红表示,在这种新型的“收入险”中,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公司承担产量风险对冲责任;华泰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提供与价格风险相匹配的期权产品,人保财险向华泰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权利金购买该期权产品,用以对冲价格风险;华泰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再通过期货市场对冲期权产品的风险。

  “针对试点项目可能存在的基差风险,一方面,在保险产品设计中加入了均价等因素,以此来部分抵消基差风险;另一方面,通过现货与期货结合的交易策略进行化解。”刘娟红说,与此同时,华泰期货还通过当地农贸商众鑫粮食公司,结合其贸易仓储优势,完成基差风险的适度转移。“如果出现基差风险,众鑫粮食公司将会以承保时的目标价格减去合理基差作为收购价格向投保农户收购,切实保护农户收益。”

  据记者了解,2017年7月7日,华泰期货与大商所正式签署黑龙江省玉米收入险试点项目合作协议书,并于7月31日完成保单销售和签署,正式执行玉米场外期权保险方案。保障的目标产量及价格在合同中分别锁定,保险周期截至2017年11月底。

  “该试点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农作物产量与价格的双重保障——收入保险,保障水平更高更实际。同时为日后研究收入保险保单质押方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信,解决困扰当前的贷款难问题提供有力依据。”刘娟红告诉记者,过去,像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玉米等期货市场已上市的商品货物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业务时,银行会考虑到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当价格下跌时,商品价值会贬值,银行贷出的货款就会出现风险,一般银行基于这个问题的考虑,会以当时货物总额的50%甚至更低给企业贷款,这样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就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商品进行了价格保险,商品价格贬值的风险就被化解,那么银行就可能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货物价值的80%以上贷出货款,这样经营主体的商品不仅实现了套期保值,更重要的是经营主体的资金使用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刘娟红还告诉记者,在本次“收入险”试点项目中,华泰期货创新性引入卫星遥感技术,对目标产量及实际产量进行精准测定;引入信息服务公司参与,通过与互联网信息平台合作,打通参与各方信息流,让合作更透明、更公平、更有效。“逊克农场耕地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综合生产能力强,具备现代风险管理意识,十分认同保险的作用。若本次试点成功,可以作为现代农业‘保险+期货’的典型案例,进行示范宣传和推广。”

  “保险+期货”助力精准扶贫

  在试点“收入险”的同时,华泰期货还发力于价格险的“保险+期货”项目,在海南省琼中县试点的项目就是如此。

  “海南省是我国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区,橡胶是大部分产胶县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16年以来,虽然天然橡胶价格有明显的回升,但是由于影响价格的因素众多,橡胶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胶农深受其害。如何帮助胶农规避价格风险,稳定其生产积极性,关系到我国橡胶产业发展问题,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刘娟红说,为了高效推进“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华泰期货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2017年4月11日,项目工作小组联合人保财险前往琼中县调研。在琼中县政府推动下,当地的安民、南吉及长征联富三家橡胶合作社参与了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

  刘娟红表示,考虑到橡胶价格波动较大,单一结算模式很难为胶农提供切实的保障,综合考虑保费金额和割胶周期等因素,华泰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决定选用能很好覆盖割胶周期的5个月亚式期权,并拆分成两个阶段,分两次进行期权价格结算。第一阶段为6月28日至9月29日,承保1500吨干胶;第二阶段为10月9日至12月8日,承保800吨干胶。据刘娟红介绍,第一阶段项目起始期货价格为15105元/吨,则行权价设定为15105元/吨,若第一阶段(9月29日)标的期货合约的收盘价为17000元/吨,第一阶段承保期内均价为16000元/吨,不产生赔付;若第二阶段期初(10月9日)标的期货合约的收盘价为17000元/吨,则行权价格调整为17000元/吨(17000×100%=17000)。若第二阶段(10月9日—12月8日)均价为16500元/吨,则可产生赔付(17000-16500)×800=400000元。若第二阶段期初(10月9日)价格低于第一阶段期初(6月28日)标的价格时,则不予调整。“这样就能在价格高位振荡时,通过提高行权价格,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刘娟红说。

  刘娟红告诉记者,5月26日,华泰期货与上期所正式签署琼中县天然橡胶精准扶贫试点项目合作协议书。在项目即将进入运行阶段时,橡胶价格大幅波动,对保单签署及项目落地产生了较大影响。尽管如此,琼中县政府、人保财险及华泰期货三方协商确定于6月28日正式签署扶贫框架协议。协议签署当日,人保财险向华泰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下达了交易指令,进行买入RU1801的看跌期权,也预示着橡胶场外期权保险方案的正式执行,保险周期截至今年12月初。

  期货服务“三农”需多方协同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