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杂谈】最近最火的电影,也许就是《头号玩家》了——火的程度甚至连东城我身边之前不接触VR/科技片的女性朋友,都会询问这片是否值得看。利申一下,东城我其实暂时还没时间去看这部片子,不过网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加上自己的网上社交圈子中各位科技圈和宅圈大佬看完之后都是好评,的确证明了斯皮尔伯格出品不像国内那些已经成名的大导,有雪崩的可能。
能有这样的口碑,不得不要对斯皮尔伯格这位老顽童竖起大拇指——表面上,VR这种之于现在消费者而言,仍然算得上是划时代的玩法,能够以此为引,描画出一个足够在两个小时内以假乱真的世界。不过东城我认为,《头号玩家》的故事模式,其实也不算新鲜。
先不说截图这种说法,“戴上VR眼镜挑战大boss拯救世界”这种表面套路,川原砾早在他十多年前的成名作《刀剑神域》中玩得淋漓尽致。因此更加受到观众关注的,是《头号玩家》中备受称赞的各种玩梗。这可以看作是斯皮尔伯格击中的是宅男每分每秒都在幻想拯救世界的内心——看看片尾最后的版权名单,足够覆盖了主流的二次元文化。
不过,《刀剑神域》和《头号玩家》还是有相似的,值得引人深思的部分——《刀剑神域》SAO(Sword Art Online)和ALO(ALfheim Online)的部分,以及茅场晶彦的“The Seed”概念,都和《头号玩家》中的“绿洲”,和詹姆斯·哈利迪所倡导的类似。而在一次同时采访《头号玩家》原著作者恩斯特-克莱恩与川原砾的过程中,他们都承认押井守的《阿瓦隆》都是他们的灵感来源。
所以,无论是《头号玩家》还是《刀剑神域》,对于虚拟现实的描写,其实都是一个引子。虚拟现实背后的游戏,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才是两部作品想要与作者分享的。事实上,现实世界中VR产品,甚至可以说虚拟现实设备行业的发展,不仅早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以现在的产业链发展情况,也没有什么值得再深挖的地方。
从ldousHuxley1932年推出的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首次对虚拟现实设备进行描绘,经历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各大厂商对虚拟现实设备的探索,几十年时间从提出到探索,当下的VR产品基本上是当年构想的现实化。
翻过了VR发展编年史,东城我又一次要重申:其实VR这个概念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物。也正是因为如此,现行的VR更多只是作为影视作品的引子,现实生活的玩物。事实上,从被众多媒体称为“VR元年”的2016年,甚至以东城我第一次带上Oculus DK2的2014年开始算起,VR世界在这几年的发展里面,基本上已经处于红利期已过,普遍寒冬凛冽的情况。
根据IDC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AR/VR头显销量达到约836万,同时IDC预测,各类型的头显设备,在2018年都会有翻倍体量的上升。虽然从数据层面看,VR行业的发展已经踏入了稳步上扬的时期;然而也正是稳定的发展,让业界难以看到VR行业的发展前途,即便在VR元年,业界普遍都看好VR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VR行业发展的受限,有部分行业人士和媒体都会认为,应用资源层面上一直跟不上行业的脚步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元素。但在东城我看来,事实并不是这样。就从产业链供应的角度来说,要解决VR产品常见的“纱窗效应”,就足够磨上好一段时间。无论是“大力出奇迹”的增加分辨率,还是“四两拨千斤”的眼球追踪,到现在还是没能普遍实现在VR产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