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数据 >

陈玮:数据累计非一蹴而就 保险业科技驱动分三阶段

导读:

  金融界保险频道6月27日讯 由中国保险报主办、家财网协办的“2018中国互联网保险大

  金融界保险频道6月27日讯 由中国保险报主办、家财网协办的“2018中国互联网保险大会”(第三届)今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以“互联网保险: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主题,深入探讨互联网保险的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通过分论坛的形式对热点细分领域进行专业化探讨,研究科技可能对保险行业主体、消费者及整个业态产生的深刻影响。众安科技首席执行官陈玮参加本次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金融界保险作为特邀媒体对本届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

陈玮:数据累计非一蹴而就 保险业科技驱动分三阶段

图为:众安科技首席执行官 陈玮

  陈玮表示,大数据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业务战略。因为数据累计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保险公司想用大数据科技能力去丰富公司核心竞争力,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的。此外他认为保险行业科技驱动可分为了价值链的创新、深入价值链结构、生态视角发展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没有先后之分。。

  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玮:大家下午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个主题是科技赋能保险创新,过去的五年我发现一个问题,技术背景跟保险背景,看同一个问题往往会是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当然这个结论在得出结论时候会发生非常剧烈的碰撞,因为这两个行业原来走的并没有近,这个融合非常具有挑战性,我们原来在众安保险开展一些工作的时候,也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包括人才的引进,以及怎么样去培育既具有保险行业知识背景的,又能够了解科技的人,显的格外重要,也是保险公司进行转型的原动力,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怎么用科技赋保险行业的。我认为,保险行业科技驱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价值链的创新。公司里面各个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创新部门,或者把科技能力融入到自己的业务环节里面。也有一些公司已经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他们已经不局限于在自身保险公司内部去做一些改良,或者是创新,而是已经跟外部的这些生态,或者场景的合作伙伴开展一些合作,进行一些互动。比如说数据的交换,产品的定义,怎么样运用多维度数据去做风控等等,包括客户服务方面,这个阶段引入了比较新的一些变革式的创新,这个阶段对于保险公司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有很多保险公司原本就有价值链环节,一家保险公司能够从产品设计开始一直到最后的客户长期服务,都是由一家公司自己来完成。

  第二阶段,深入到价值链的结构。科技公司已经逐渐深入到价值链了,成立了很多创业型的科技公司,或者具有科技背景的,了解保险公司,已经承担了一部分保险公司原来承担的这些职能,短期来看,也许是一个进步,但是从长期来看的话这个价值链其实是正在被重新的构造,这也许需要3-5年时间,3-5年在我们来看的话这个过程成为既定事实了,像一些风控,或者是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在掌握一些核心能力时候,你要撼动是它非常困难的。

  第三阶段、生态视角发展。我们看到也有一些大型的保险公司,或者创新的保险公司已经进入一个生态视角发展,跟外部场景合作不是那么简单了,完全是一种双向的,我们看到很多非保险行业公司在进入到保险行业,他们有一些既有的基础,比如说我们讲注意力经济,你有流量,当然可以反向做保险,我们保险业有在向外进行生态发展,我们有做养老地产,我们有看到保险公司巨资收购外部的第三方医疗健康公司,这个其实是一个完全双向的过程,也是生态圈和生态圈之间的短期内看可能没有火花,从长期来看是剧烈的碰撞,是互相在争取这种行业发展,或者生态发展的一种主导权。这种主导权当然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更多的可能是从一个生态视角看行业发展。

  这三个阶段无先后之分的,现在整个行业这三个阶段都有公司在做,具体的一家公司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我们看到第一阶段里,保险公司如果真的要做这个阶段创新的话,公司里面有一个岗位非常重要,你了解保险业务流程,同时你也要了解科技,这两个融入之后才能做某一个环节的创新,大多数保险公司对于保险业务流程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唯一欠缺的对于科技能力的把握,目前保险公司里面大部分是不够的,怎么样正确理解科技能力,把它运用到保险行业环节里面,流程也好,或者是你内部的一些运营管理也好,这对保险公司挑战非常大的,如果这个环节应该是三个阶段最先要做的,这个当中涉及到怎么样引进科技人才的这么一个环节,这个挑战性也挺大的,大家知道科技公司的文化和形式方式跟金融行业的文化差异非常大的,怎么样融合,对公司来说挑战非常大。

  第二阶段我们看到生态外部的非保险生态,跟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场景化的保险销售,或者场景化的保险合作,其实就是第二阶段的事情。这个阶段不仅是把保险产品放在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中销售,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大家知道其实很多C端的用户,最终用户其实是来自于你场景方,我看到有很多保险公司在跟B端开展业务的合作。在这个阶段业务合作是不是跟科技紧密绑定在一起,我回过头去看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发展,传统的产险和寿险情况不约而同,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从互联网公司来看的话当你跟大量的B端刊载连接,面临一个实际的问题怎么样把系统打通,尽可能成本可控的情况下,让更多C端用户在场景方快速符合监管,把这个保单流入保险公司数据库里面,这是非常简单问题,对于大多数保险公司来说,这一关还是没有越过去。如果科技能力并不具备的话,这一关过不去的话,做第二阶段,伪场景化,对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又是非常大的挑战。

  第三阶段以保险公司视角看这个生态,我们看到有一些做车险公司,当他这个车险做到一定的程度阶段规模之后,延伸到哪里呢?延伸到整个车辆生态群,严格意义上说车跟保险其实是两码事,但是他为了能够在主业上和在数据获取上面,以及风险管理上面拥有控制权,所以他通过资本,或者通过合作,把一些能力植入到原不属于这个自身的保险生态里面,这些企业里面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保险公司,都在这么去做,但是反过来讲,我们看到我们保险公司走出去的脚步和强度,也许在某一些保险产品类型上面还并没有保险行业之外的企业走到保险里面来的快,或者来的更艰巨,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公司的战略,你的视角到底在保险公司的内部,你是通过科技提升公司的经营效率,还是你在提高经营效率的同时,你已经把战略的视角延伸到从更大一层,围绕自己保险公司这个生态当中去设计未来得版图,这个就是第三阶段。这样公司本身需要有更大的资本来支撑,才能够在这个领域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