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8第六届年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在论坛上,京东金融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加入京东金融之后,能够得到科技企业的大数据支持。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传统的宏观研究能获得“非常有意思”的新机遇。
沈建光说,比如,要分析最近广受关注的消费情况,就可以利用京东金融的大数据产品,这些数据非常细致,涉及消费品的品类、销量、区域、价格,购买者是小微企业还是个人,等等。在研究消费升级、消费降级这些宏观问题的时候,这些数据可以提供更多支持,对宏观经济学家的分析提供很大帮助。
今年前7个月,京东金融大消费数据指数呈现增速回落态势。家用电器、家居家装、手机数码同比增速分别为31%、13%和23%,分别比去年平均水平回落了20、16和12个百分点。这一变化,可以与同一时期汽车、建筑及装潢材料等传统的消费数据统计相互印证,体现消费面临的下行压力。
沈建光表示,这些大数据不仅可以为宏观研究提供帮助,还可以为传统的金融服务提供支持。比如说,智能投顾,传统的投资顾问门槛比较高,资产较少的人得不到这种服务,因为传统的金融机构提供这种服务也是有成本的,它有专门的投资顾问去做。但是科技企业在做智能投顾的时候,就能把门槛大幅降低,而服务质量未必降低。
沈建光认为,数据、场景和科技结合起来,科技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很多行业提供服务,比如,科技公司可以利用新的设备,对于养殖过程中的数据,如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分析,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提供改善养殖的建议,用较低的成本,让养殖拥有更高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