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数据 >

百信银行周竣涛:银行的金融科技实践存在数据孤岛、流量成本渐高、监管趋严三大挑战

导读:

  和讯网消息 10月27日,在一本财经举办的2018一本财经金融科技与银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百信银行研

  和讯网消息 10月27日,在一本财经举办的2018一本财经金融科技与银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百信银行研发团队总经理周竣涛表示,银行的金融科技实践面临数据孤岛、流量成本渐高、监管趋严三大挑战。

  周竣涛介绍称,百信银行一直思考一个问题:百信银行是没有网点的银行,是国家第一张独立直销法人的银行牌照。没有网点,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怎么样建立一个稳定的获客渠道,并且让这些客户留在我们的银行?大家对银行有过梳理及重定义。前两年我看过一本书叫作《Bank 3.0》,跟刚刚所说银行数字化、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一体的。对于Bank3.0,我们想到线上的银行应该有能力获得稳定客户来源,并且一直能够持续地维护客户的活跃度。我们在做百信银行的时候定了一个战略,紧紧围绕着Bank3.0。 

  “功利一点讲,是获客维度;从正面来讲,是我们怎么样为老百姓(603883,股吧)、更微小的群体,把金融的服务触达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域;技术方面,我们看到了区块链、科技、人工智能在各种领域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周竣涛表示。

  以下是周竣涛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今天跟大家带来的分享是“金融科技新生态”,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起思考。 

  我们都在讲金融科技,回顾一下整个金融行业在过去这些年的变化,以及金融科技对金融的影响,一起思考一下金融科技到底是什么,未来会往哪个方向走。同时,也跟大家汇报一下百信银行,从去年11月18日开业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都做了一些什么,为整个金融行业做了哪些探索,未来我们是怎么想的。

  金融科技是什么?前两年金融科技创新非常迅猛,规模也很大。去年到今年基本上这个热度在往下降。本质上,从这两年金融科技的发展态势来看,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变化。金融电子化的阶段我们就不多说了,从十几年前开始了整个金融行业的电子化,基本上很简单,把原来人工做的东西用电脑做出来了,把线下的东西慢慢搬到了线上,这样一个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 

  后来金融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的阶段。我们谈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大概有一年多的时间,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冒出来。这个原因稍微思考就可以理解:老百姓想要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是丰富的,老百姓手上有钱,想要做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投资。但可选择的渠道非常少,只能在线下网点做。当互联网金融这样的概念出来,非常快地把原有一些金融产品搬到线上,使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这些产品,可以让更多的小微用户享受到金融服务,这个量一下子就变大了。

  市场看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之后,基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很快,我们发现有各种各样的产品覆盖线上。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互联网金融爆发式的增长之后,实际上只有数量,质量没有保证。金融科技是什么?希望金融科技到未来,结合这些技术,既有量又有质,保质保量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提到金融科技,每天都在喊: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我之前读KK的书《必然》,凯文·凯利写的。大家应该知道《黑客帝国》,是他参与整个构思的一部电影。他在1994年就写过一本书《失控》,直接就寓言了今天像阿里巴巴、脸书、抖音这样的产品出现。后来又写了一本书《必然》,这本书里面有一些场景可以把这些东西很好地串起来,他描绘了一个未来30年的世界,未来的30年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他描绘的世界是这样的(很科技):

  在未来的30年中,凯文·凯利把整个世界里的机器、人、万物、互联网整个连接起来的世界,视为一个有机体、新生物。所有事物都被质化,或者是智化;所有事物是可以被拆借的;所有事物都不是被占有的,而只是被使用的。今天我们会拥有一辆汽车,到未来你只会拥有汽车的服务。所有的事物都只是用来给你提供服务,而你不会占有它。 

  凯文·凯利举的这个例子,我看到之后很幸福,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流动的。 

  凯文·凯利的这个例子,正好把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这四个技术串联起来。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如果所有的东西都是可被拆解的,所有的东西都要被确权;所有的东西如果只是用来使用,而不是被占有,也需要确权。如果拍一张照片发在网上,有人引用它,现在基本也能被确权,这就是区块链。 

  人工智能,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智化。比如说,用户要一个汽车的服务,现在要去哪里,只要可以想到,汽车服务马上就会过来。用户用完之后,它马上就会走。这就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应用。 

  云计算是我们现在的基础,当我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应该是在云端。我用完就会返回云端,别人接着用。 

  大数据是整个人工智能的基础。在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量子自我”,即数字化的生活画像。假设未来大数据是无机物联网的数据,让每个人的数据都存储在云端,那么个人的数字化将会成为非常精准的数字画像。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世界,都是非常有用的。 

  与金融科技有什么关系?这些科技给银行带来了什么?

  我们百信银行一直思考一个问题:百信银行是没有网点的银行,是国家第一张独立直销法人的银行牌照。没有网点,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怎么样建立一个稳定的获客渠道,并且让这些客户留在我们的银行?大家对银行有过梳理及重定义。前两年我看过一本书叫作《Bank 3.0》,跟刚刚所说银行数字化、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是一体的。对于Bank3.0,我们想到线上的银行应该有能力获得稳定客户来源,并且一直能够持续地维护客户的活跃度。我们在做百信银行的时候定了一个战略,紧紧围绕着Bank3.0。 

  功利一点讲,是获客维度;从正面来讲,是我们怎么样为老百姓、更微小的群体,把金融的服务触达到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域;技术方面,我们看到了区块链、科技、人工智能在各种领域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在金融领域最近几年都感受到了,具体例子我就不介绍了(像支付领域以及风控领域) 

  目前来讲有三个挑战: 

  数据孤岛。五年前大数据刚刚开始,很多人提大数据没有概念,大家都在喊大数据,却不知道大数据意味着什么。今天很多醒过来的人一拍腿,就像十年前没买房子一样,晚了。数据孤岛,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银行、政府、电信、医疗以及垄断性的企业,都积累了大量数据,并将数据圈在自己的体系内玩,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数据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