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书还披露,可川科技2018年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为79.33%,考虑到主营成本结构与产品成本结构几乎是相同的原因,因此以该比例测算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及发出商品相比上年增加的金额973.33万元中材料使用情况,可发现新增的材料成本大约为772.14万元。综合库存中原材料新增的153.40万元,可发现当期采购实际上大约剩余了925.54万元留存在存货中,而不是前文出现的消耗往年库存627.04万元结果。在一增一减下,相差的结果高达1552.58万元,相对于当期约2亿元的采购规模而言,8%左右的数据差异足以让人怀疑可川科技招股书所披露的采、销、存全过程中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同样的逻辑分析可川科技2017年采、销、存数据,得到的差异金额并不比2018年的差异额小。
2017年,可川科技原材料采购合计11512.73万元,比当期主营成本的直接材料12878.92万元要少1366.19万元,理论上这也会消耗部分往年库存。
然而,2017年年末存货情况显示,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相比于上一年新增了140.32万元,与此同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和发出商品的库存金额相比于上一年也增长了163.55万元,以直接材料占主营成本的比例77.72%测算其中的材料成本,则材料成本增长了127.11万元。综合起来,当期库存中原材料相比上一年应新增267.43万元,与前述理论上应该消耗库存中原材料1366.19万元相比,差异高达1633.62万元,显然这个数据也是可疑的。
采购数据出现重大差异
招股书披露,可川科技2018年向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采购了8432.83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的36.67%(如表3),由此可推算出2018年采购总额达到了22996.54万元。考虑到当年5月1日之前采用17%增值税率,5月1日之后按16%税率计算税额,则推算出2018年含税采购总额应该达到26752.64万元。
同期,合并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4612.70万元,与26752.64万元含税采购总额勾稽,有12139.94万元的含税采购额未能付现,再剔除同期29.40万元预付款项减少额影响,理论上将新增债务12110.54万元才合理。
可事实上,可川科技2018年年末的12786.28万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合计相比2017年年末的6289.10万元仅增长了6497.18万元,与理论上应该增长的12110.54万元债务相比,仍存在5613.36万元的差异。
同样的推理方法分析2017年的采购情况,可发现这一年的采购数据从勾稽关系看也是不合理的。
2017年,可川科技含税采购总额为16269.11万元,与同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12122.05万元相勾稽,有4147.06万元采购未能付现,在剔除当期预付款项新增的6.74万元影响,理论上新增负债应该达到4153.79万元。
可事实上,2017年年末的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6289.10万元合计相比于上一年年末5762.83万元相同项合计,仅新了526.28万元而已,与理论新增负债相差了3627.51万元。
即便是我们考虑到报告期内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跟同期的购建这些长期资产所形成的现金流量情况做对比,所差异的数据也是不能对上述采购数据中的应付款项等形成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