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力争年内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突破1.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家”“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转化高科技成果200项”……刚刚结束不久的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对全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目标、更严标准。
8月3日,市科技局组织召开上半年全市科技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分析科技工作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科技创新重点任务。
下半年,全市科技系统将围绕“四强化四提升”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突出重点,集中精力,聚焦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综合体建设等重点工作,聚焦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升等难点工作,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推动科技创新更好地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氛围营造,提升科技创新活力。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宣传,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精神,让创新成为一种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树立科技创新标杆,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型企业家评选表彰和科学技术奖配套奖励等手段,扶持科技创新典型人物,大力激发企业家、领军人才投入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讲好科技创新故事,重点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综合体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点工作,展示科技创新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和新经验,推动建设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圈。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为核心内容,分级分类建立企业培育台账,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训服务工作。
依托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园区,建设高质量的创业企业孵育基地,形成“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链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兑现创新型企业政策奖励,对通过评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奖励补贴,引导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对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给予奖励。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确保年内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5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30家。
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从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打造出3至5个地标式科技综合体,全市布局科技综合体20个,投入使用面积超100万平方米,铸成“科技+人才+产业+生活”新模式。推进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尽快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以在宿迁转化科技成果为目标的离岸研发、离岸孵化活动,吸引全球优质科技资源服务我市产业和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培育力度,推动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促进我市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强化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各地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实施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绩效评估,稳定支持自主科研和开放创新,确保年内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今年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10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46%以上。加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重点在研发设计、科技咨询、技术交易、检验检测等领域,打造一批服务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
此外,围绕“2019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到1.9%以上”目标,全市科技系统将加强对重点企业研发活动督导,指导企业全面提升研发项目管理水平及研发费用归集能力;调整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把研发投入作为企业申报财政科技资金项目、申请科技信贷、评先评优的必要条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和力量参与科技创新,充分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