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数据 >

招商策略:市场望加速上行 采取科技+券商的进攻配置

导读:

  周末,多个消息对股市形成正面支撑。LPR形成机制改革,旨在形成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

  周末,多个消息对股市形成正面支撑。LPR形成机制改革,旨在形成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如果未来调整MLF利率将会达到实际降息的效果。这是自2014年MLF设立以来又一次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改革继续推进,摩擦对市场影响愈加淡化。经济下行宽松期,资本市场政策友好期,科技上行周期的“三期叠加”逐渐被印证,维持自年初做出的两年半上行周期的判断,近期市场有望加速上行,建议采取“科技+券商”的进攻配置,短期内可关注高负债率行业的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

  【观策·论市】A股:面对疾风吧。LPR形成机制改革,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利率中枢有望进一步下移。而当前对房地产的政策并未有放松迹象,将会构成相对少见的“低利率”+“低社融”的宏观组合。这种组合在1999-2000年,2014-2015年出现过,都出现了“非银+科技股”较大的行情。另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未来随着5G建设推进,A股将逐渐进入到科技上行周期阶段,叠加更深度的自主创新,A股科技板块迎来“上行周期”+“份额提升”的双击。

  【论道·机杼】LPR形成机制改革对A股影响几何。LPR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提高LPR的灵活性,且更能反映货币政策调节意愿。对股市而言,短期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且历次利率市场化政策推出后股市大多迎来阶段性上行,有利于中小盘风格表现。中长期来看,政策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企业预期投资收益有望受益于此而提升,进而融资需求改善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为股市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中观·景气】在LPR形成机制逐渐完善以后,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将会整体趋于下行,将直接导致行业间利润的重新分配,即银行的净息差将逐渐缩窄,从而让利于部分具有融资需求的实体经济企业。从历史情况来看,财务费用占比较高的高速公路、多元金融、电路、园区开发、水务、航运等领域有望受益于整体利率水平的下移。另外,债务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压力,整体利率中枢的下降对于资产负债率高的行业而言将形成利好,如非银金融、房屋建设、基础建设、航运等行业等。

  【资金·众寡】资金供给偏弱,减持规模扩大。受市场风险偏好总体不高的影响,北上资金总体仍然偏弱,全周北上资金净流入9.07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集中买入大消费(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电子、非银净卖出规模居前。受两融标的扩容的提振,融资资金在上周前三个交易日保持小规模净流入,后转为净流出,前4个交易日净流入14亿元,总体呈观望状态。受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股东大规模减持的影响,净减持规模明显扩大,计划减持规模翻倍。

  【主题·风向】下周主题观点方面,从产业逻辑+事件催化的角度来看,建议继续重点关注5G下游应用主题的VR/AR(华为开始大力布局,关注催化)和云游戏主题(继续关注,市场预期尚不充分),其他继续关注华为产业链(首批5G手机不到1分钟售罄,预约量突破百万台)。

  【数据·估值】A股估值小幅上行;计算机、电子、食品饮料估值回升明显。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摩擦升级。

  01

  观策·论市——A股:面对疾风吧

  去年年底,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冯虚御风,踏浪而行》中提出,A股明年上半年面临经济下行和流动性宽松的“下行式宽松”的局面。预判全年走势呈现“N”字型震荡上行,年度指数关注创业板指。年初,我们在报告《寄语2019,A股迎来新上行周期起点》提出A股处在五年一遇资本市场政策友好期、经济下行但货币政策宽松、科技将要进入上行周期的“三期叠加”,A股将会迎来两年半上行周期。

  8月17日,LPR形成机制改革,旨在形成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未来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有望得到实时性改善。如果未来调整MLF利率将会达到实际降息的效果。这是自2014年MLF设立以来又一次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改革。2018年非金融利息支出占净利润比例是24.5%,融资成本的降低,对于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来说是形成直接提振。

  LPR形成机制改革,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利率中枢有望进一步下移。而“房住不炒”大的背景下,当前对房地产的政策并未有放松迹象,将会构成相对少见的“低利率”+“低社融”的宏观组合。这种组合在1999-2000年,2014-2015年出现过。这两次都出现了“非银+科技股”较大的行情。

  整体而言,中国经济的特点是货币放松后,往往会放松地产,从而低利率环境过后就会出现社融增速回升,地产销售回暖,构成中国经济特有的“三年半信贷周期”。而有两次进行货币政策宽松,地产周期没有起来,导致融资需求低迷,这两次分别出现在1998-2000年,彼时经济下行而无地产可刺激,定存利率连续下调至2.25%。触发了519行情。我们在《复盘“519行情”,那一场说涨就涨的史诗牛市》复盘了那段时光。简单的说就是“科技+信托”的牛市。

  第二次,出现在2014-2015年,地产经历下行周期,融资需求疲弱,央行设立了MLF投放流动性,叠加其他改革措施,同时不断降准降息,触发了“券商+科技”的牛市。

  这一次,MLF和LPR利率并轨,未来有望使得利率中枢继续下行,而这一次改革前的730政治局会议,专门提到“不将房地产做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明确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地产销售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而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受抑制,制造业投资需求相对较为平淡,未来社融增速有望保持低位。将会构成相对少见的“低利率”+“低社融增速”的宏观组合,出现“类资产荒”的局面。这种局面有利于股票市场吸引力的提升。

招商策略:市场望加速上行 采取科技+券商的进攻配置

  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创业板改革提上日程,成为科创板推出后资本市场又一轮新一轮改革政策,符合我们在报告《A股市场5年一遇的政策周期再次来临》的判断,继续有助于提升股市的吸引力和风险偏好。

招商策略:市场望加速上行 采取科技+券商的进攻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