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禧科技不仅并购踩雷,导致其连年亏损,并且补偿款及多项应收款项也难以收回,陷入诸多诉讼纠纷中,讨债之路十分艰辛。更为重要的是,其营收、采购数据还存在诸多疑点,数据真实性待考。
近日,银禧科技发布了2019年半年报,不仅营收持续下滑,且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也再次亏损,交出了一份较为惨淡的成绩单。虽然企业经营业绩的不佳可能与经济大环境、行业景气度有关,但银禧科技财报中大量数据失真的情况显然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不仅营收与相关财务数据间存在上亿元的差异涉嫌虚增的情况,且神秘供应商的消失,以及不合理的勾稽关系也指向公司采购数据或有不实的可能。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缺失、多次信披违规也均指向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是存在一定疑点的。
业绩大洗澡
银禧科技最新披露的中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元,同比下滑36.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录得亏损1738.10万元。对于亏损,银禧科技将其归咎于子公司兴科电子的订单急剧减少,大额亏损拖累了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资料显示,兴科电子是银禧科技于2016年以10.85亿元溢价近4倍的价格收购而来的。在当初收购,兴科电子业绩承诺方承诺,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2.4亿元和2.9亿元,合计不低于7.3亿元,若其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则交易对手将补偿金额不超过本次交易对价即10.85亿元。然而,在收购完成后,兴科电子仅在2016年完成了2亿元的业绩承诺,而2017年业绩承诺完成率仅有55.20%,2018年甚至直接由盈利转为巨额亏损。
《红周刊》记者分析后发现,兴科电子2017年突然业绩骤降的原因与其踩雷乐视公司有关。2016年,兴科电子前五大客户集中率高达98.82%,其中第一大客户为仁宝电子,而仁宝电子的最终客户则为乐视公司,对其2016年1~9月销售占比高达70.52%,如此情况意味着仁宝电子的业绩几乎是依靠于乐视公司的采购。而正是这层关系的存在,随着2017年乐视网资金链断裂,兴科电子也受到了明显牵连,订单被大幅削减,业绩遭腰斩。
值得注意的是,兴科电子2017年业绩不达标并未引发银禧科技对收购兴科电子时产生的巨额商誉计提任何减值,直至2018年兴科电子巨亏4.7亿元后,才对此前收购产生的4.90亿元商誉进行一次性全额计提减值。对于上市公司此次一次性计提减值的做法,深交所下发了问询函要求公司给予解释。公司在回复函中表示;“2017年年报虽然对兴科电子科技的盈利下降作了合理预计,但2018年亏损的情况还是远远超出了原来的预计,特别是对相关资产计提了较大金额的减值准备,也是公司管理层与兴科电子科技原股东于2017年末未能事先预计到的。”
银禧科技在回复中仅以“未预计到”这样的理由搪塞,似乎是有些牵强的,要知道彼时乐视网资金链断裂,经营陷入困境早已在资本市场上沸沸扬扬,众人皆知了,而同时兴科电子2017年业绩已然出现断崖式下滑的情况下,银禧科技在2017年却未计提任何减值,究其原因,很可能与上市公司担心一旦大量计提商誉减值,则很可能对当年的业绩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有关。此外,银禧科技所谓的“合理预估”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又是否需要前期差错调整,这一点,公司也予以回避未谈及。
既然2018年对商誉全额计提4.9亿元的减值损失,已然意味着当年注定要亏损,银禧科技干脆在当年便将该计提的减值全部计提干净:计提坏账损失2.46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25亿元,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2亿元,无形资产减值损失3938.2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839.43万元等,资产减值损失合计高达12.58亿元。银禧科技的如此做法是否合理是值得商榷的,而通过一次性大幅亏损,虽然导致短期业绩难看,拖累了二级市场股价表现,让二级市场上投资人受损,但此次大出血却为公司后续的业绩持续增长打下了低基数基础。显然,公司此举不排除有“业绩大洗澡”之嫌的。
公司治理存在隐患
除了并购踩雷导致银禧科技不得不通过“业绩大洗澡”方式将包袱抛弃,《红周刊》记者还发现,因兴科电子原大股东陈智勇拖欠业绩补偿款1.40亿元,使得上市公司与其发生了诉讼纠纷。而除此之外,银禧科技还因多项款项难以收回,也不得不与客户发生诉讼纠纷。
年报显示,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因客户拖欠应收款项,银禧科技已与多家客商对簿公堂,涉及诉讼案件高达十余件,仅当前的诉讼案拖欠款项合计金额已达706.42万元,多项案件尚未开庭,然而即便后期胜诉,款项能否顺利收回还是未知数。例如,其对芜湖翔丽模具塑胶有限公司的192.5万元的账款,法院最终判决其胜诉,但银禧科技目前仍未收到款项,并在年报中披露称款项无法收回,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银禧科技称主要通过“事前客户资信分析、事中流程控制、事后跟踪催收”的方法,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银禧科技显然没有做到。
除了银禧科技与客商纠纷不断,公司的股东也因借款及回购等事项被告上了法庭。资料显示,2018年12月,实控人谭颂斌、周娟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存在诉讼,本次诉讼尚处于判决中。2019年3月,控股股东瑞晨投资、实控人谭颂斌、周娟与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质押式证券回购存在诉讼,尚处于受理阶段。2019年3月,控股股东瑞晨投资与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因质押式证券回购事项存在了仲裁,目前,瑞晨投资所持有的上市公司396万股股权已被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冻结。
同时,控股股东及上市公司还涉及信披违规遭到处分,诚信状况堪忧。资料显示,2019年4月,瑞晨投资因质押触及平仓线被动减持未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进行预披露及被动减持触发窗口期买卖股份的行为,收到深交所出具的通报批评处分。2019年5月,银禧科技因年报实际利润与业绩快报预计净利润相比存在差异且未及时发布业绩快报更正公告,收到深交所出具的监管函。
总之,从上述诉讼纠纷和大股东各种违规受处分来看,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是存在很大隐患的。关于这一点,投资者是需要警惕的。
营收有虚增之疑
除了公司治理上存在问题外,梳理银禧科技的财务数据,《红周刊》记者发现其营收数据上也是有虚增嫌疑的。
2019年1~6月,银禧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元(如表1),考虑到当年境内收入增值税税率自2018年4月起由16%下调至13%,按月平均计算,2019上半年含税营业收入金额约为8.67亿元。
根据财务勾稽的原理,这个规模的含税营业收入在财务报表中将体现为同等规模的现金流量流入和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等经营性债权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