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数据 >

解读众安(06060):盈利能力证实 科技输出尚待发掘

导读:

K图 06060_0


  对于众安在线(06060)的首次整体盈利,市场颇为期许。

  早在众安发布盈喜公告的第二日,公司股价最高飙升15%,而在业绩发布前一个交易日的8月23日,资金再次提前进入布局,助推众安当日股价大涨15.14%。

  虽然业绩发布后,资金获利了结导致股价回调,但值得思考的是,在众安向港股市场证明了自己有实现盈利的能力后,市场是否太过于重视短期盈利,从而忽略了众安的长期科技价值?

  透过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便可洞察众安除了盈利外的更多科技价值。

  承保业务大幅改善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众安2019年上半年录得归母净利润为0.9亿元(人民币,下同),而去年同期则亏损6.56亿元。业绩扭亏为盈的背后,主要得益于三大方面:

  其一,投资收益大幅提升。报告期内,众安的投资收益为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8%,总投资收益率(半年度)达4%。

  其二,承保综合成本率明显改善。2019年上半年,众安的综合成本率为108.3%,较2018年下降12.6个百分点。

  由于综合成本率的改善,承保业务亏损缩窄43%至4.92亿元,且亏损比率从24%下降至8.3%,亏损率首次降至个位数。预计公司的承保业务将会如管理层承诺的那样,在2020年实现盈亏平衡。

  智通财经APP发现,综合成本率的改善主要因为渠道费用率的降低。2019年上半年,众安的承保业务寻求高质量发展,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和直营业务的比例,有效降低了渠道费用,进一步削弱了对渠道的依赖程度。例如,健康生态核心产品尊享E生已有11%的业务来自于自营渠道。

  虽然业务结构的调整导致了保费收入增速放缓至14.5%,但核心业务仍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在与蚂蚁金服加强战略合作后,众安的生活消费生态实现了81.8%的保费增长,尊享e生及好医保系列产品的总保费也增长近50%。且经过上半年对业务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众安的承保业务已重回高增长赛道,7月份时,单月的保费同比增长近40%。

  其三,在亏损维持稳定的情况下,众安的科技业务收入翻3倍至1.05亿。由于科技输出主要面向于B端客户,部分产品标准化,固定成本相对稳定,在客户数量增加之后,固定成本被大幅摊销。以目前众安在科技业务上的强劲发展势头来看,预计离盈利时间也不远了。

  科技输出加速落地

  事实上,科技业务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众安坚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以及持续的产品沉淀。据智通财经APP了解,2019年上半年时,众安科技研发投入为4.59亿元,占总保费的比例为7.8%,研发投入仍维持较高水平。且截至目前,众安的累计申请专利已有405件,仅2019年上半年便申请了175件。

  随着产品的沉淀,市场对于众安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报告期内,与众安签约的客户超过170家,且在保险系统产品中,于2019年上半年选择进一步采购模块或对原有模块进行升级的存续客户占比高达64%。

  与此同时,众安的海外项目加速落地。早在2018年下半年时,众安便与日本前三大财险公司之一的SOMPO签订了合作协议。而在本报告期内,众安帮助SOMPO推出互联网保险产品——地震险。该险种通过日本的本土社交软件进行传播,并通过LBS进行自动理赔。

  2019年1月时,众安与东南亚领先的O2O平台Grab达成合作,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探索东南亚互联网保险分销业务,并由众安为其提供各种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而Grab上半年在马来西亚推出的UBI车险便是第一个落地产品,该险种是马来西亚的首款按需型互联网车险,已连接当地14家财产险公司。此外,2019年4月时,众安牵手新加坡最大的综合保险机构NTUC lncome,旨在为其提供基于公有云的下一代分布式保险核心系统,并帮助其数字化转型。报告期内,众安连接lncome为Grab平台的司机提供碎片化的重疾险,该险种大幅降低了投保门槛,提供可负担的重疾险保障。

  可以预见,当前的海外落地项目仅仅是众安海外科技输出的开始。已落地的相关产品,也仅仅是一次“试水”,随着客户在推出险种数量上的增加,众安将录得更多的科技收入。且项目落地后,将加快众安海外品牌的树立,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科技驱动新布局

  年内拿到的香港虚拟银行牌照和互联网医院牌照,无疑将加快众安科技业务的发展。

  2019年3月,作为非银背景的申请者,众安获得了香港金管局颁发的首批虚拟银行牌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香港金管局对众安金融科技实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