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数据 >

气候变化,二氧化,我国,亿元,可再生能源

导读:

近日,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发布的报告显示,21世纪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过3%;201

近日,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发布的报告显示,21世纪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过3%;2010年以来增加趋势有所放缓,增长率保持在年均0.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增幅为0.6%,低于2017年的1.5%、2018年的2.1%,增速趋缓。但目前的气候和能源政策太弱,还不足以扭转全球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

“碳排放来自能源消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土地利用甚至是日常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的碳需求又是相当长时间内不可改变的,这就导致了二氧化碳排放趋势呈总体增长。”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在2019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说。

加强绿色投资,推广新能源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4.3%,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这要归功于我国采取的诸多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增幅措施。如上海临港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减少标煤17万吨、二氧化碳4万吨;又如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的储能项目与可再生能源结合,从综合利用看,碳排放效应比化石能源发电将减少2/3以上。

“使用新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比使用煤、电等要低很多。提高能效或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就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绿色交通也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样的运输量,高铁可比公路运输降低90%的能耗,同时也降低了相应的碳排放。”马骏说。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的30%,增量占40%;电动汽车生产量、保有量占全球的50%。此外,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增加的森林碳汇也占到全球的20%。”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最近20年累计节能量占到全球的58%,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解振华表示,我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加强协同控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截至2018年底,已提前两年实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据测算,我国每年绿色产业投资需求超过两万亿元人民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让减排与防治大气污染双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