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动能 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
科技创新使传统产业加快行进在转型发展的跑道上,新兴产业也陆续挺起脊梁。
在距离地面650公里的浩瀚太空,15颗“吉林一号”系列卫星长守苍穹。“吉林一号”的凌空飞起,让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名气远播海内外。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星座数据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公司市场开拓也逐步显现成效,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已从2015年的103.9万元增至2018年的1.413亿元,实现了快速增长。2019年密切洽谈重大项目超过30个,全年累计总合同额超过5亿元。”公司办公室主任韦树波高兴地告诉记者。
以“吉林一号”卫星项目为核心带动了吉林省机械制造、光学制造、光电传感技术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上游,以奥普光电、长光宇航以及长光辰芯等为代表的200余家企业为“吉林一号”卫星配套生产关键核心部件;“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下游,以吉林大学、东北地理所及吉林人保财险等为代表的30余家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近百家企业依托“吉林一号”卫星数据进行遥感信息开发。通过“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牵引,极大地带动了吉林省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
凭借优越的营商环境、稳定的技术支撑、充足的人才供给,在吉林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像长光卫星这样的创新型企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引领带动 “智造引擎”风头正劲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19年,吉林省瞄准国内外前沿科技,强化高端咨询,科技战略规划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实施对外开放合作工程,打造“五个合作”的科技板块,深化前瞻性高层次共建合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订《关于推动吉林省打造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开展“中科院院所进吉林”活动,先后组织中科院33家研究所与吉林省开展技术对接与成果交流活动50余场,推动中科院与吉林省企业建立科技合作项目120多项;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实现新突破,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订《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框架协议》,在东北率先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联合设立省院合作资金,确定首批战略咨询研究项目9项。
当下的吉林,正积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众多企业不断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管理流程优化和企业资源整合,充分释放数字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吉林智造”加速助推老工业基地实现脱胎换骨、华丽转身。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OLED新型显示材料和核心装备方面取得突破,已为京东方、天马、维信诺等国内知名企业配套,国内材料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第一,成为国内最大OLED新型显示材料供应商和核心装备提供商;易加科技的创新代表作——智能化生产管理平台已经在众泰汽车、宇通客车等国内多家制造企业生产线上得以应用……
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电商等产业正逐步成为吉林省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0年,万众一心的吉林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在科技创新的大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