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0 年1 月17 日至18 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把大数据安全作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性工程,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隐私、损坏数据安全、窃取数据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
数据安全政策频发,保障大数据安全再次被提升至新高度近年数据安全政策频发。2017 年《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保护作出相关规定,2018 年《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施行,国内首部地方性大数据安全管理法规落地。2019 年,等保2.0 将大数据安全纳入监管体系。《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个人隐私、APP 过度索取权限等涉及隐私泄露等问题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方案》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进行试点,指导督促相关企业建立内部网络数据清单和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对列入目录的网络数据实施重点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在2019 年12 月的法工委新闻发布会上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有望在2020 年落地。我们认为,此次政法委重申大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推动数据安全行业景气度。
隐私数据泄露对企业、用户造成巨大伤害
数据泄露对企业和个人造成巨大影响。对企业来说,(1)数据泄露导致企业公众声望受损,另客户产生不信任感;(2)对企业股价直接产生不利影响,如2017 年趣店股价泄露时,股价开盘跳水;(3)面临法律诉讼等指控,如美国征信巨头EquiFax 发生用户数据泄露后,面临美国波特兰联邦法院的集体诉讼,赔偿金额高达700 亿美元;对企业而言,对个人用户而言,隐私泄露给诈骗、勒索提供便利,更为严重会导致个人资产受到直接威胁。
我国数据安全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有望保持高增速目前我国的数据安全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仍不完善。从市场份额来看,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8 年中国大数据安全市场规模约28.4 亿元,占国内网络安全市场的5.7%,随着数据安全政策的逐步推进,企业、用户对数据安全的需求持续提升,我们认为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根据赛迪顾问预计,2018-2021 年大数据安全行业CAGR 有望达到34.9%,2021年国内大数据安全市场有望达到69.7 亿元。
伴随数据安全防御手段的转变,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随着攻击手段趋向专业化,过去基于数据库加密、数据库防火墙等静态被动防御转手段开始失效。针对业务场景对数据访问进行建模,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的主动防御体系成为安全厂商的主流选择。基于此,态势感知、威胁情报系统等能够对访问者进行主动分析、溯源、应急处理的系统需求开始提升,在这些领域的龙头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南洋股份、启明星辰,深信服、绿盟科技、美亚柏科、拓尔思,其余相关受益标的:安恒信息、迪普科技、三六零、山石网科、安博通、蓝盾股份、任子行等公司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计算机行业:大数据安全再迎政策利好 主动防御成技术新趋势
导读:
事件:2020 年1 月17 日至18 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要把大数据安全作为贯彻总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