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人群迁徙态势感知平台
大众网·海报新闻烟台2月13日讯 (记者 蔡云飞 史宇)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700多万烟台人民戮力同心,用自己的行动守卫家乡。如今,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烟台在坚持“严防严控”不动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打响信息化“防疫战”:人群迁徙“云”感知,高速路口一“扫”过,居民动态“APP”查,无人机+新型静电喷雾消毒,口罩、蔬菜预约送上门……烟台,“智慧防疫”硬核爆表!
广!大数据计算,防控有了“千里眼”
烟台人群迁徙态势感知平台
一张电子地图,迁入人群来源甚至性别、年龄一目了然,烟台的防疫摸排工作多了一双“千里眼”。2月4日,在烟台市大数据局的支持协调下,腾讯云(烟台)双创基地“烟台人群迁徙态势感知平台”投入使用。这一平台可以清晰呈现迁入/迁出人群画像,包括从来源地、迁入趋势,性别比例、年龄分布等统计信息。热力图还能够展示从重点区域(如湖北省)迁人入群出现的人次数量分布,以及各区当日人口数量情况。各区县的人口密集程度及重点人群密集程度,一图见分晓。
这场信息化“防疫战”,烟台不少程序员临危受命,“亮剑”一线。2月7日,烟台市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全市疫情防控调查系统”建设。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任务,通宵架构系统,于2月8日发布初版,2月9日正式在各县市区上线,全市2000多名一线防控人员已注册使用,为疫情快速上报提供可靠的信息化工具。
全自动红外人体测温系统
热成像,让瞒报体温者“无处遁形”。由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自动红外人体精确测温系统”,能在电脑自动实时显示出现在设备前的人员体温值,一旦通过者的体温超过了设定值,声音和图像会同时报警。产品测温模组和人体体温快速精准筛查红外热像仪已经应用到武汉抗“疫”一线。
视频辅助测温系统
在监测体温方面,烟台高新区用上了由山东汉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视频辅助测温系统,实时监测守卫楼宇。通过热成像类监控设备可对人体进行远距离测温,实现检测结果实时显示,具有高效率、±0.3℃的高精度优势,正在陆续应用于各大写字楼,强化出入人员实时监测的准确性。
工作人员引导过往司乘人员通过小程序录入信息
是什么让防疫排查期间烟台高速口通行效率提高数倍?烟台市交通运输局在接到市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紧急任务后,要求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研发一款快速通行软件。经过2天不分昼夜的研发,设计了“来烟人员信息申报查验系统”,可通过手机扫描设立在检查站的二维码提示牌、进入烟台辖区通信运营商自动短信提醒、高德地图APP中的“车主服务”等方式,提前登记信息,生成二维码,经过工作人员扫描,将来烟人员的近期居住、出行及身体状况等信息在线上进行上报、查验。
烟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
“严防输入”的工作中,烟台交警智慧交通云平台、车联网系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仅1月28日一天,通过分析比对海量数据信息,就梳理湖北籍车辆信息2300余条,逐车排查确定重点车辆263辆,当天即随访核实180辆。
深!“云”管控,社区用上了“摸排利器”
腾讯云(烟台)双创基地智慧社区
抛弃手工录表,登记信息、下发消毒通知只需一个系统搞定,还能实现扫码、人脸识别门禁通行,可谓社区管理者的“福音”。1月31日,腾讯云(烟台)双创基地与烟台20多家房企、物业公司的50多个社区,达成建设智慧社区的共识。社区和物业可通过通知推送第一时间将最新疫情信息或服务决策告知居民业主,利用后台范围选择将信息精准触达至具体的楼栋及单元,做到不遗漏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接各单元服务。在防止陌生外来人员进入的同时,更可以根据后台数据确认从重点疫区返回或需要进行医学隔离的住户信息,及时进行重点管理并提供医疗服务或援助,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的整合统一。
高新区“社区疫情防控登记”系统
各县市区也纷纷行动起来,群策群力,高效助力基层防疫摸排。2月4日,烟台高新区警方成功研发“社区疫情防控登记”系统,在所有社区和居民小区推广使用。截至2月9日16时,高新区居民已注册、应用22446人。居民“扫一扫”即可自主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户籍地”等信息,上传生成本人二维码,经由后台审核认证后,还可在今后办理“放管服”业务时,起到电子身份认证的辅助作用。
APP界面
烟台还有一个“硬核”社区——福山区乡村记忆社区,该社区利用手机APP进行网格化管理,以预先录入的辖区居民信息为基础,工作人员可在手机APP中快速查询到来访人的个人信息,核实该人员是否为本社区居民。目前,该社区1700多户的家庭信息已全部录入系统。
精!高科技加持,防疫“无死角”
无人机消毒
“无人机”消毒的阵势你见过吗?2月3日,烟台高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推进中心与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组织区内烟台市云都海鹰无人机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山东宇航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组成无人机防疫小分队,在区域内开展无人机作业防疫消杀喷洒消毒工作。喷洒面积更广、效率更高,更避免了人员密集接触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有效解决了防疫工作中设备缺乏、人手不够等问题。
医护人员使用新型喷雾消毒设备开展消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