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玲娜 摄
十项措施 1870万元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攻关
为支持科技企业应对疫情影响,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出台了进一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支持服务的十项措施,支持各类科技企业共克时艰。截至2月25日,共受理了278个项目申请,目前已启动了4批应急科技攻关专项目11项,拟资助科技经费1870万元,在病毒活性评价、检测新方法以及新药、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
为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加快下拨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2020年滚动资助经费进度,首批涉及78个项目、经费1.27亿元。根据“十项措施”要求,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即刻启动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2019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相关奖励性后补助申报工作。共收到870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性补助申请,申请补助金额7660万元;创新创业大赛申报企业100家,申报补助金额2330万元,两项工作预计下达补助经费近1亿元,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政策红利。
推进落实相关业务工作网上办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无纸化”,截至2月25日,广西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新增注册企业160家,已通过自治区审核即将公示企业87家。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通过登录“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申请、邮寄纸质文本的方式进行认定登记,2月11日至26日共完成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6份,合同额1158万元。此外,启动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事项在线办理服务,从2月1日至25日,全区共审批《外国人来华工作证件》47份。
此外,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通过发放科技创新券,支持科技企业进一步降低创新创业成本。通过小批量、快频次的方式,加快创新券兑付审核,缩短创新券兑现的时间,及时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优先支持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有关的检验检疫和诊疗等创新活动。仅今年2月份,已有69家企业获得创新券支持569万元。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制定了《自治区应急科技项目立项审批“绿色通道”工作规程》,进一步优化科技项目管理便捷服务。实行缺项审批,可先免交查新报告、财务审计报告等材料实行。快速审批,采用论证制,简化了传统评审所需流程,缩短了逐层审批的周期,公示时间也由一般项目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
桂林一公司生产的广西首个医用防护口罩获生产许可证 30家企业转产
为助力疫情防控,促进产业平稳发展,自治区药监局出台多项政策措施,2月14日,出台《自治区药监局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若干措施》,向社会公布实施应急审批、支持企业扩大投产复产转产、优化和简化审批流程、注册检测提速、免收注册费检测费等10条措施,减轻企业负担。
截至2月27日,已批准7家企业申报的15个紧缺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和生产许可,其中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红外额温计、医用隔离眼罩(医用护目镜)均为广西同类产品首次批准,填补广西防疫产品空白。对3家医疗机构申报的“清肺排毒汤”“麻石清热合剂”等9个品种给予备案。其中“清肺排毒汤”预包装颗粒饮片,捐赠到正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广西赴湖北抗疫医疗队”和湖北省新冠肺炎患者服用。
2月16日,自治区药监局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复工复产十条》文件精神,出台《进一步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4条措施的通知》,公布预发注册生产许可证号、注册生产许可并联审批同日发证、一类器械应急备案、免收药品委托检验费等四条措施。企业积极响应政策,4家企业顺利转产防护类医疗器械并获批准上市,另有36家企业提出转产意向并在筹建当中。10家生产能力富余的药品生产企业顺利转产疫情防控急需的75%乙醇、次氯酸钠消毒液等消毒产品。另外,全区有近30家企业转产口罩、防护服、医用红外额温计。自治区药监局认真落实政策,狠抓应急审批,措施出台10多天,已给予3家企业6个产品发放了注册证书。2月28日下午,桂林德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广西首个医用防护口罩刚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随后即可投入疫情防控保障。
自治区药监局专门成立指导转产扩产疫情防控急需医疗器械技术工作组,与企业共同攻关,助推疫情防控急需医疗器械尽快上市、转产扩产。目前,广西已批准生产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有3家企业,有生产意向并正在进行车间改造的有28家;批准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有1家企业,有生产意向并正在进行车间改造的有2家;批准生产红外线额温计的有1家企业,有生产意向并正在进行车间改造的有4家。有生产医用N95口罩意向并在试产的有2家企业。
对广西申请人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疫情防控所需医疗器械产品首次注册、变更注册、延续注册,以及生产相关防疫药品补充申请注册、再注册的,一律免收注册费。广西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实施24小时不间断应急检测,对应急审批检验检测、采购捐赠防护用医疗器械检测、各有关单位提出的与防控疫情有关的检测,均免收检验费用。对所有与防控疫情有关的检验工作免收检验费用。对防控药品相关的委托检验费用也予以免收。截至2月27日,已累计减免各类收费55万多元。累计接收应急检测349批次;已发出检测报告288批次。还同步开展医疗器械检测能力建设,广西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于2月5日顺利通过CMA现场评审,取得了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酒精等防护用品涉及的11个参数、9个标准的检测资质,其中口罩过滤效率填补了广西检测机构能力项目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