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数据 >

直播带货,我们用45分钟赚了3000万

导读:

  “如今,就连罗永浩也要加入直播带货的行列了。19日,他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直播带货的招

  “如今,就连罗永浩也要加入直播带货的行列了。19日,他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则直播带货的招商广告。 铅笔道发现,不只是罗永浩,产业的全链条都开始跳入直播带货浪潮:1、负责生产制造的工厂:希望通过直播带货,成为自主品牌商。2、品牌商:传统品牌商停止了超市、社区等线下展销,转而通过直播发布新品。微商停止了会销+朋友圈方式,转而与网红主播联合直播销售,单场带货金额可达3000万元。3、销售渠道:一些传统销售商(如交易会服务商)停止了5000人以上的线下交易会,不到1个月组织了一场规模数百万人的线上交易会。

  4、第三方服务机构。一些微信营销业务占比达99%的传统营销公司,在不到2个月时间,订单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直播订单涨至60%以上。... ...一场地震级的全民直播带货运动开始,这会是谁的机会?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全产业跳入直播浪潮

  疫情期间,一大批直播带货的非典型用户,都成了典型用户,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品牌商。

  宅在家的第58天,木子(化名)在晚上8点半准时打开淘宝直播,蹲自己喜欢的主播。她以往并不是典型的直播受众,突如其来的大把清闲时光让她到处寻找消磨时间的办法,逛淘宝时偶然进入直播间里商品的折扣将她“被种草”。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国家统计局3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1万亿元,同比下降20.5%。但让人意外的是,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却逆势增长,二月同比增长8%。

  另一方面,一些从来没进过直播间的CEO,也摩拳擦掌,纷纷开启人生的第一次直播。

  比如化妆品品牌林清轩,疫情期间157家门店歇业,业绩暴跌90%。创始人孙来春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直播,带来了意外效果:2小时带货40万元,相当于一个一线城市门店俩月的销量。疫情中,林清轩全体员工 All in 线上,销量达到了同期的145%。

  再比如主营榴莲食品“榴莲西施”,整个2月份几乎没有收入,3月份的大部分活动可能取消,近百万已经投出去的资金将打水漂。创始人开启了人生第一次直播,网店销量同比增长了300%,还帮助公司获得了200个区域分销商。

  李帅(匿名)是一家传统新媒体营销机构创始人,他向铅笔道透露,疫情这个变量,已经让消费品全产业链发生变化,从工厂到品牌商,从销售商到第三方服务机构。

  1、上游负责生产制造的工厂。

  据李帅透露,疫情期间曾有家服装厂商找到他。该工厂员工大约300人,原本负责为众多品牌商做代工,而今品牌商由于销量变小,生产订单也锐减,工厂不得不另谋出路:希望开发一个服装自主品牌,通过直播带货打开销路。

  2、传统或非传统的品牌商。

  另一家营销机构创始人告诉铅笔道,一家全国知名乳业品牌近期成为了他的客户,后者希望以直播带货的形式发布新品。其原本的销售方式为线下展销会,地点如超市、大学校园、社区。疫情打乱了其全部的线下方案,他只能寄希望于直播带货,完成其近期的新品发布计划。

  此外,在直播带货大潮面前,一些微商品牌也反应迅速。一家微商品牌创始人圆圆告诉铅笔道,原本其销售方式以线下会销为主,朋友圈传播为辅,近期几乎all in至直播电商。更关键的是,微商的玩法更加创新:传统方式为将产品放入直播间,让主播单独带货;而微商玩法则是唱双簧,微商创始人与直播联合带货。创始人负责产品介绍,由主播负责销售。据圆圆透露,其单场带货金额约3000万元。

  3、传统或非传统的销售渠道。

  一家线下大型交易会负责人告诉铅笔道,往年活动组织形式为线下展销会,规模5000人以上,地点为大型酒店、展览馆等,邀请对象为上游的工厂、中游的品牌商、下游的经销商。

  疫情的来临让其措手不及,让他不得不在1个月之内组织一场线上交易会:让工厂通过直播展示自己的销售能力,匹配品牌商的订单需求;让品牌商展示自己的展品能力,匹配经销商的订单需求。“今年参与的品牌数约3000个,商品约100000种,参会小店约100万家。”

  4、传统或非传统的服务机构。

  传统新媒体营销机构创始人李帅告诉铅笔道,疫情来临之前,公司业务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服务为主,订单占比99%以上。疫情来临后的2个月时间里,直播带货业务占比从0增长至60%,订单额占比超过了50%。客户既包括服装、乳业等大型传统品牌,也包括A轮阶段的新消费品牌,如果酒、零食。

  茉莉传媒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新型电商营销机构,疫情期的合作品牌数量同期增长接近翻倍,其中很多是新用户。

  五月美妆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的美妆MCN机构,自2月份公开新业务自有KOL直播带货的招商信息后,当天便有超过300个商家报名,单场销售额可达30万元。

  疫情给直播行业带来了一次全民普及教育。据淘宝直播数据显示,2月份以来,每天约3万新商家入驻淘宝,淘宝直播新开播的直播间数量同比翻倍,新开播场次同比涨110%。疫情发生后,已经有超过100种线下职业在淘宝直播上“云开工”。

  冒险者

  直播电商产业链分为几个主要环节:直播平台、广告营销公司、MCN、KOL。产业链各个环节各司其职,角色分工明确:

  广告营销公司负责品牌、营销策略,为甲方客户服务。

  MCN机构负责内容生产及流量获取,为广告营销公司及甲方客户服务。

  KOL是MCN实现内容及流量获取的手段,如薇娅。

  直播平台是综合载体,如抖音、淘宝直播。

  直播带货的发展大约分为4个阶段:

  1.0时期起源于2016年,代表平台为一直播。“那时候偏重广告曝光,而非带货。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原因之一,没有成熟的直播带货策略公司,商家也缺乏带货意识。”直播带货专家李浩告诉铅笔道。

  2.0时期大约是2017年之后,代表平台为淘宝直播、B站直播。“这一时期需求导向完全不同,由品牌曝光直接变成了带货。淘宝战略是背后的重要助推力之一。”

  3.0时期是2019年,代表平台为抖音。“抖音在2019年上线了商品橱窗,意味着抖音带货模式的正式开始。”

  4.0时期便是2020年——全民直播带货时期。“2020年以前,直播带货只能算是企业的一个特长,而今变成了生存必备技能。未来的入场成本越来越高。”李浩表示。

  直播带货与传统销售相比,优点有几个:用户决策快,用户画像更精准。

  1、用户决策快,商家投入产出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