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 资本市场新动力》第二讲花落资本市场学院,继长江商学院开讲之后,高毅辉应深圳市金融稳定研究院和资本市场学院的邀请,出席由资本市场学院承办的“大国战疫、金融担当”系列公益讲座,结合自己从业20余年的经验,为举国战“疫”贡献力量!
3月21日晚,高毅辉在线直播开讲,分享他对硬核科技发展的观点。高毅辉表示,在此次疫情大考中,深圳从日常防控到返工大潮,每一轮压力都能稳稳的扛住,这与深圳的高新科技优势密切相关。他坚定的认为,未来十年将是科技投资的黄金十年,中国即将进入科技造富时代。
本次演讲,高毅辉重点阐述了科技投资的机遇、思考与实践,深度解析了科创板的重点要素,同时展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走势。高毅辉指出,中美贸易摩擦,是中国硬核科技崛起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中美之间是内力的较量,在这个长期的较量中,科技才是关键,是命门。“硬核科技的崛起,将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全新的驱动力,我坚定的看好A股市场。”他表示。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分享中,高毅辉表示,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大资源倾斜,大家有目共睹,科技的力量,正在加速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但硬核科技具有高技术壁垒,强爆发力。“未来拥有核心尖端技术的企业,有望获得百倍增长,赢得万亿级市场”。他指出,中国很多行业正在从“百花齐放”走向“强者恒强,”龙头科技企业将是未来最大的受益者。
在分享的最后,高毅辉表示,尽管疫情之下,中国经济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他仍然充满信心。而科技领域又是股市的一个新的推动力,相信十年内,科技领域会产生大量10倍、乃至百倍成长的公司。“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足,回旋余地足。并且,更大的信心是来自对中国企业家的信心,未来,最好的投资机遇就在中国”。
高毅辉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天晚上有机会,给大家分享关于科技投资的相关内容。感谢深圳金融局、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中国资本市场学院等主办单位,安排了这么好的活动。也感谢全景网、深圳商报等平台的支持。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硬核科技,资本市场新动力-破译科创板。主办方安排我来做这个题目的讲座,可能是因为我的背景。我从98年开始做投行,从最开始的指标制、通道制,后来保荐制、注册制,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变革。我是中国第一批保荐人。在中信证券工作了十年,曾负责中信证券投行的直接投资业务。2015年底,我离开中信,创立了钛信资本。
钛信资本很重视科技领域,投资了道通科技、海光信息、华大智造、准时达等一些硬科技项目。其中,道通科技2月13日在科创板上市,当天收盘市值330亿,我们17年投资的2.26亿增值到20.5亿,增值8倍。虽然现在也从高位跌了一些,但也还有5倍。我作为道通的股东兼董事,全程参与了其上市过程。因此关于科技企业投资和科创板上市,我有一些心得和经验。
今天的分享分为四部分:1、科技投资进入黄金十年;2、科创板的审核概览;3、我们在科技投资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4、谈谈对于未来资本市场的看法。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首先看看美国市场,美股前十大市值公司有6家是科技公司。科技股近三年平均增幅达98%。而四家非科技股则市值平均增幅不超过10%。当然大家会说,现在美股跌了。不过这些科技龙头跌的比较少。苹果-16%、微软-11%、亚马逊-1%、谷歌-18%、阿里巴巴-15%、facebook-28%、伯克希尔哈撒韦-24%、强生7%、VIS-21%、摩根大通-40%。道琼斯工业指数-30%、纳斯达克指数-22%
我们再看看中国,A股500亿以上市值的公司,最近一年涨幅最大的前10名公司中,有8家是科技股。
看过了公司,再看个人。科技领域的富豪榜,除了马云、马化腾以外,像孙飘阳、雷军、徐航等科技富豪,这些年身家都是几倍、几十倍以上增长。
看完这组数据,大家有什么感受?放这组数据,就是为了说明,我们认为科技投资的黄金时期已经来临。
一、科技投资时代来临
科技能不能造富?其实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年代,这个答案是不一样的。放在以前科技未必能造富。年纪大的一些朋友可能有印象,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搞原子弹的确没卖茶叶蛋的赚的多,但是最近这些年形式在发生变化。
按照魏杰教授的说法,经历了体制造富,产业造富,还有现在要进入的科技造富。
说到前两次造富,我想很多朋友都很有共鸣。我也是体制造富的一个比较小的受益者。94年我在政府机关当公务员,买了1万元的吉林敖东的原始股,两年多的时间,变成了差不多40万。这是我人生的第二桶金(我的第一桶金是那个1万元,是另外一个故事)。当时我一年工资大概2000元,40万相当于我200年的工资。这让我看到了资本市场的巨大潜力。经过一些努力,我在1998年进入投资银行,开启了我的投资银行生涯。
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做投资,大方向一定不能错。一定要看国家政策,国家鼓励我们往科技领域进军,我们应该跟上形势。除了方向,时机选择也非常重要。太早了就成了烈士,太晚了机会就错过了。现在科技投资正处在爆发期,正是投资的好时机。
中国过去四十年的崛起,制造业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但我们传统制造业现在已经不太能担当这个使命了。这张图是一张全球各国制造业成本的对比图,排在左边第一个的是中国,我们看到中国的成本已经处于全球中游水平,而且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成本还在持续增加,竞争力大不如前。现在大量的中低端制造业,都在往东南亚转移。
由于这样一些产业变化,我们的一些传统产业在衰落,很多传统行业已经多年没有多少增长了,比如像化工、钢铁、水泥,最近三年都是5%以下的个位数增长,但是像自动化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这些新兴行业都是每年百分之四五十的高速增长。
除了增速低,传统制造业利润率也很有问题,像家电、轻工行业,利润率都很低;而科技行业公司的利润率要好得多。
所以我们应该借助科技的力量,改变我们的产业结构,从赚辛苦钱变为赚技术钱,从低端制造业转变为现代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的价值链里面往上走,到附加值更高,更有竞争力的位置。
看过了行业,我们再看看资本市场。从A股的行业构成可以看出,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以制造业为主的,数量占比高达63%。太高了,为什么?除了制造业多之外,其实这和证监会审核企业的理念有关。我在证券市场20年,太理解证监会了。证监会特别在意的是安全性。不要有造假,不要与股民闹事。如果是做投资的朋友就很容易理解,制造业企业造假难。比如你生产轮胎,那你有多大厂房,采购多少橡胶,用多少电,多少工人,轮胎卖给谁,是完整的链条,很难造假。但有的行业就不一样,如果大家了解股市,就会知道有些行业问题比较多。大家都知道的段子,一个上市公司发个公告,说扇贝跑了。类似的故事在农林牧渔里面常有发生,比如银广夏、蓝田股份、绿大地等,有很多问题。此外,像一些服务行业、虚拟经济的行业,收入核查都难度比较大,所以制造业特别受证监会青睐。从稳健性的角度看,让制造业企业上市,在当时看也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