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先生注意到:在避险属性以及流动性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美元成为投资者追逐的对象,引发市场对美元的巨大需求,美元流动性出现紧张。截至上周,美元指数上涨4.32%,创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周涨幅。为应对美元流动性紧张,美联储频频“出招”。
3月23日,美联储宣布的开放式量化宽松政策引人注目。美联储在声明中表示,将购买必要规模的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支持市场平稳运行和货币政策有效传导,并且把机构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纳入购买范畴。
美联储此番放出“大招”,将再次为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引发此次美元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是市场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冲击的担忧。疫情的蔓延沉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不断升级的防疫措施,不可避免地将对企业经营以及投资带来负面影响。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鉴于目前其他国家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方面的滞后,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可能会把全球经济拖入深度技术性衰退。
面对全球金融市场美元流动性紧张,为缓解美元融资压力,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主要央行已开始行动。除开放式量化宽松政策外,美联储在3月3日以及3月16日,分别紧急降息50个基点和1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到0%至0.25%;同时宣布将推出高达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随后,美联储宣布启动一级交易商信贷机制(PDCF)和商业票据融资便利机制(CPFF),同时推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MMLF)。
与此同时,美联储也与其他央行进行合作,防止流动性枯竭加剧全球经济动荡。3月19日,美联储宣布与9家央行建立了临时的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与澳大利亚、巴西、韩国、墨西哥、新加坡和瑞典央行达成不超过600亿美元的互换安排,与丹麦、挪威和新西兰达成300亿美元的安排;3月20日,美联储宣布与加拿大、英国、日本、瑞士、欧洲央行达成一项协调行动,通过现有的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进一步增加流动性供应;同意将7天期操作的频率从每周增加到每天。这些日常操作于3月23日开始实施,并将至少持续到4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