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龙: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首次开花
近日,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漕涧镇志本山近地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漾濞槭首次开花。据介绍,漕涧镇志本山海拔稍高于漾濞槭自然分布区域,气温相较于原生境偏低。
2020-03-30 11:07
高强度、能变形,稀土镁合金“改头换面”!
近日,内蒙古包头稀土研究院开发出了锆颗粒尺寸低于600纳米的稀土镁锆晶粒细化剂产品,填补了对应高效率、低成本镁合金晶粒细化剂的产品空白。
2020-03-30 09:49
速度并不代表战力 SR-72无人机功能定位略显尴尬
单点突破,以速度制胜的武器,能成为一款满足需求的好装备吗?SR-71“黑鸟”侦察机的速度优势在历史上是否得到了较好体现?SR-72高超声速飞机的未来作战前景是否光明?
2020-03-30 09:47
居家太久身体不适? 这种疼痛程度就要就医了
疫情期间,部分居家办公的人群出现了颈痛、腰痛、膝盖痛等不同部位的疼痛。疼痛是一种人体基本的自我防卫反应,它是身体的“警告信号”,会提醒我们的大脑此时身体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2020-03-30 09:46
眼皮跳可能是疾病征兆
眼皮跳是个常见的事,很多人眼皮一跳,就会在心里默念“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眼皮跳不是皮肤在跳动,而是眼轮匝肌、眼睑举肌在神经的支配下进行收缩,带动表面皮肤随之而动。
2020-03-30 09:44
未受疫情影响 各地5G建设加速跑
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能有效地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增长、引领新型基础建设,从而促进5G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0-03-30 09:42
湖北全省医疗废物日产日清
3月29日16时,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59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0-03-30 09:41
24小时远程监测体温 隔离检测可由智能腕表代劳
近日,在浙江青田县新冠肺炎医学隔离点,为隔离人员检测体温的工作已由一款智能腕表代劳。在青田县罗曼酒店,70多名从欧洲回国接受隔离的人员,已佩戴了这款智能腕表。
2020-03-30 09:39
国产化率95%以上 年产500吨熔喷布生产线投产
燕山石化熔喷无纺布项目一期2条生产线已于3月6日提前投产,产能为每天6吨,目前生产负荷率高达116%,截至3月28日累计生产销售熔喷布121.6吨,助力增产口罩1.2亿只。
2020-03-30 09:39
“刀片电池”问世 支持新能源汽车续航600公里
29日,比亚迪在线发布新一代动力电池产品“刀片电池”。该公司宣称,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刀片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比传统电池包提升50%,兼具超强安全性以及长寿命、长续航的优势。
2020-03-30 09:37
我国技术填补尼泊尔地震勘探空白
代莱克地震勘探项目是中国援助尼泊尔油气资源勘查的重点项目,由商务部主导,中国石油集团东方物理勘探公司负责实施,是尼泊尔时隔近三十年部署的首个地震勘探项目。
2020-03-30 09:36
中医方舱至今“零复阳” 专家详解用药原理
武汉中医方舱(江夏方舱)的患者“无一人轻症转重症”已为人熟知,但鲜有人知道在这个方舱进行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至今“零复阳。
2020-03-30 09:34
俄罗斯两个月硬核战“疫”卓有成效
为集中救治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社区感染者,俄罗斯疫情防控单位参考中国经验,牵头在莫斯科市远郊开始建设此次疫情中该国首个方舱医院。
2020-03-30 09:29
英法拟开展大规模抗体检测
英国已订购了350万个抗体检测试剂盒,可能会在未来几天内开展大规模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法国此前仅对重症患者和特殊群体开展有限范围的检测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法国大规模检测呼之欲出。
2020-03-30 09:28
大规模抗体检测或有重要意义
德罗斯滕谈到,关于抗体,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滴定度,它反映的是抗体结合抗原特异性位点的最低浓度。通过大规模检测获取这样的数据,对整个疫情发展的建模和对未来的预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0-03-30 09:26
陨石中首次发现超导材料
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近日消息称,美国科学家在两块不同的陨石中发现了超导材料,这是超导材料在太空中形成的第一个证据。
2020-03-30 09:25
数字“新基建”激发算力潜能 计算机界聚焦软件研发突破
抗击疫情的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词近期频繁出现在有关恢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中,尤为瞩目。
2020-03-27 20:14
拒绝简单“拼盘化” AI人才培养探索深度融合新模式
人工智能专业领域非常宽泛,应用层次更是如此,应该采用“人工智能+X”的复合发展模式,推动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建设,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学科布局。对于相关研究生教育,王万森直言:“在AI教育中,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但现在人工智能没有研究生专业。
2020-03-27 09:06
5.55亿年前的蠕虫 或是所有动物的共同祖先
这种“蠕虫”被命名为伊卡里亚·瓦里奥提亚,其前后、两侧对称,两端开口由肠道连接。两侧对称性发育是动物生命进化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使生物体能够有目的地移动,这是一种常见而成功的身体组织方式。
2020-03-27 09:04
蓝细菌如何适应高盐环境? 科学家给出最新深层机制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之一,蓝细菌(又称为蓝藻或蓝绿藻)能通过植物型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转化为各类碳水化合物。这样,蓝细菌细胞内动态变化的离子浓度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调控着蔗糖合成和降解,从而实现对环境盐度变化的动态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