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目标建成国家实验室,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孵化企业累计获得逾8亿元投资,粤港澳科学交叉中心揭牌1年多先后举办22场高水平学术会议,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港澳青年北上创业的新热土……
过去数年,粤港澳科技创新联动在松山湖各领域取得飞跃式发展。4月10日,由松山湖科技教育局牵头召开的松山湖粤港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首次联席会议在松山湖管委会召开,来自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粤港澳四大创新平台负责人、以及来自东莞市园两级职能部门负责人悉数出席,会议还现场连线身处香港的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主任汤雷翰,共同探讨大湾区背景下粤港澳科技创新进一步联动发展路径。
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松山湖正式启动相关工作,推动打造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共同体。松山湖党工委委员、总经济师卢钢表示,当前,松山湖正在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增强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各个创新平台在各自领域都有非常强的专业能力,也掌握着各类优质创新资源,期待通过建立联席会议等常态化机制,各个平台之间能够强强联手,促成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形成更好的协同效应和合作效应。
国之重器吸引港澳用户
积极申请课题研究
△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以下简称“CSNS”)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后,于2018年9月正式对用户开放,至今年度开放了三轮用户课题申请征集,注册用户超1100人,共完成用户课题159个,其中包括香港地区及国外课题20个。”
散裂中子源中子科学部副主任殷雯介绍道,目前,CSNS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已取得了多项成果: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斯格明子的拓扑磁性、逆自旋霍尔磁性薄膜、高强合金的纳米相、太阳能电池柔性薄膜、芯片中子单粒子效应等,同时也开展了航空材料、可燃冰、页岩、催化材料等初步研究。目前已有20篇用户的实验成果论文发表或接收。
统计数据显示,CSNS第三轮开放运行计划从2019年9月26日至2020年1月19日,常规课题申请164项,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中来自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用户大概占总用户的10%。比如,香港大学黄明欣团队通过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粉末衍射仪分析‘超级钢’的性质,为改进这种钢的断裂、韧性和腐蚀性能提供关键的数据。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用户也在散裂中子源开展多项实验研究。
△散裂中子源
殷雯透露,目前CSNS已建成3条谱仪并投入使用,完成了来自剑桥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单位的101项用户课题研究,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和工程材料等微观机理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绝大部分实验结果,最终都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手机研究为例,利用中子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材料、电解质以及锂离子的输运通道,可以提高锂电池的容量,提高安全性;利用中子研究手机芯片因中子辐照发生的单粒子效应,可以增进手机的可靠性;利用中子研发的自旋电子学器件,可以提升存储速度、降低能耗;还可以通过中子实验,改进手机外壳结构和加工工艺。
△散裂中子源
广东首批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之一,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由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共同建设,联合实验室主任由陈和生院士担任。实验室依托CSNS开展中子散射科学技术相关学科的研究,引进和培养中子散射专业学科的高水平人才,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重要研究平台,实验室从筹建之初便备受关注。
未来3年,CSNS将以联合实验室等为平台,计划再新建8台用户谱仪且正在同步进行物理设计。每一台谱仪都有自己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比如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的高压谱仪,可以模拟可燃冰开采时的高压环境,对其进行深度研究。中子成像谱仪以及和广东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合作建设的工程材料衍射仪,可以进行工程大部件的成像检测和应力测试,在产业界需要强烈且迫切,可用于航空、高铁等众多产业的装备研发。“从远期来看,CSNS将扩展至20台谱仪,并向更多用户开放。” 殷雯说。
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
云集国内外大咖
作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下设四大核心板块之一,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旨在建成高水平、长期、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平台:以材料科学为核心,面向生命、能源、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持续关注国内外相关科学前沿和最新动态,开展交叉合作,提供创新思想和成果源泉。作为跨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中心除了联合国内外各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吸取国际类似研究机构的成功经验,还邀请了诸多国际一流学者进行中长期或短期访问,以持续深入的科学研讨会为主,打造系列知名国际会议和讲习班。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自揭牌成立以来,我们共举办了22次学术会议,参会总数达1000多人次。”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主任汤雷翰从香港远程视频连线时表示,由中心举办的学术会议已吸引了近百位院士以及国内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领导来莞交流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学术氛围。
在这其中,由赵忠贤院士和中科院学部局牵头、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承办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截至2020年1月13日,先后举办5次论坛,汇聚粤港澳三地以及国内外高水平院士专家、中青年领军人才以及企业技术专家,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从宏观上凝练深层次的核心理论/技术难题,为国家、区城、行业或组织在相关领域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科学前瞻和战略咨询,已成为国内外科技大咖云集的品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