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科技数据 >

科技加持大数据助力战“疫”

导读: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除了广大医疗救治人员、基层工作者们坚守一线战“疫”的“逆行”与搏杀外,以大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除了广大医疗救治人员、基层工作者们坚守一线战“疫”的“逆行”与搏杀外,以大数据、AI技术、基因工程等为依托的智慧力量同样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加持”。借助各地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中国率先将大数据运用到战“疫”一线,凭借“动态追踪”助力防疫决策、战“疫”资源配置。

助力全民健康管理,大数据应用走上快车道

数据的创新使用不断激发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活力。上海“健康云”APP是万达信息面向上海市民打造的区域医疗健康APP,于2015年上线首个版本。从“慢病管理平台”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公共服务的统一入口”,上海健康云在短短5年内经历了多次迭代,现在已经能够提供包含预约挂号、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慢病管理在内近 60 项服务,较全面地覆盖了市民日常健康医疗需求,便利了居民健康管理和医疗就诊。

据万达信息介绍,疫情期间,上海“健康云”平台已实现上海市 16 个区 243 个社区全覆盖,平台注册用户达1033.19万,总注册医生达3.8万。疫情期间,健康云通过部署的3654套物联网健康监测采集仪设备,累计为232.9万人提供2311万次体征测量及数据汇聚,已经成为上海的“全面健康管理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健康云”平台还大量运用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并集成万达信息自主研发的医疗AI系统,实现智能问诊和 AI辅助糖尿病筛查。数据显示,平台使用 AI 辅助糖筛的用户已达72.8万人,单次筛查规模排在全球第一位,筛查算法的特异度高达92%,敏感度可以达到83%。

打造大数据平台,为公共健康服务注入新内涵

医疗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医疗体系的升级改革离不开医保、医药的联动改革。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三医联动”的深化落地迎来了新的机遇。

医疗大数据平台是“三医联动”的数字基石。健全的大数据平台能够同时打通医疗机构、医药平台、医保部门,实现信息和数据的融合打通,进而联动多方,为居民提供便捷、合理、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以“互联网医院”服务为例,疫情期间万达信息于多地推出互联网医院服务,让患者身处家中也能看病买药。

如今,上海健康云正在为公共健康服务注入全新内涵,除服务内容涉及基础服务、应用服务和嵌入服务3大类28项外,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源引入等方式,整合社会健康管理机构的资源,增加公共健康服务项目。最近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发的慢病健康管理险、疫苗不良反应险、住院险、重疾险、单病种恶性肿瘤等新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将相继推出,打造“保险+医疗健康服务+金融+互联网”健康服务生态圈。

据介绍,上海健康云已纳入《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5),未来将深化健康服务信息互联互通互认,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助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人人享有一站式、精准化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成为可复制、可借鉴的健康管理样板。

(责编:董志雯、轩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