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内蒙古中学科技防“疫”:大数据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21日电 (记者 乌娅娜 陈峰)“我们要求所有复课的高三和初三学生在到校前,先通过app上传一次健康信息,做到人未到校,信息先至,以便校方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21日,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处主任李晓波向记者介绍道。
图为学生们在食堂就餐。 乌娅娜 摄
记者了解到,自3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三和初三学子复课以来,各地采取了许多“硬核”措施,保障疫情期间学生的安全。其中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更是通过“黑科技”进行防“疫”。
早晨6:30,师生们陆续进入校园。在校门口,体温检测组的教师和医务人员为师生安全入校筑起了第一道防线。学生们自觉间隔一米排着队,经过人脸识别和体温检测后有序进入校园,住宿生经过红外测温仪检测后从宿舍楼走出。
李晓波介绍:“人脸识别和体温检测系统,可以瞬间对学生身份进行核实的同时,进行体温复测,并将收集到的数据与app的上报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构建全面可追溯的学生电子健康档案。”
根据“错峰开学、错时上课、错时就餐”的要求,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分别在7:15、7:55开始上第一节课。师生均佩戴口罩,学生单人单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最大化,门窗保持常开状态。
刚参加完一模考试的高三学生周子楠告诉记者:“学校为我们建立了非常全面细致的健康信息,这让我们觉得在校学习非常有安全感。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抗击疫情时创造的各种奇迹,相信我们高三学子也能在这个特殊时期克服困难,创造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奇迹。”
11:20,第一批上课的学生开始进入学生餐厅就餐,餐厅门口,两台智能手部雾化消毒装置让学生们1秒洁手,减少排队聚集。
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张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特别加强了技术方面的防控措施,利用信息化和高科技的手段,能够提高疫情防控的精准度,给学生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消除师生的顾虑,确保学生们在学业中取得好成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