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创新要找准着力点
将全身之力灌注指尖,找准穴位,一“点”制敌。在武侠小说里,这样的点穴术往往令人叹为观止。面对强敌,拳打脚踢四下出击不一定有胜算,出其不意攻其要害,说不定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之路,和点穴术有异曲同工之妙。面对科技资源普遍匮乏的现状,选准着力点,局部突围,这样的“点穴术”能让西部地区实现华丽“逆袭”吗?日前,就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央专门下发了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到“不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从开发建设转向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踏上了新征程,而科技创新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差异化创新 将科技特色进行到底
奥运赛场上,全能冠军难当,单项冠军相对易得,搞科技创新也需要这种辩证法。像贵州这样资源匮乏、底子薄弱的“科技洼地”,如何在科技创新中突围?贵州给出的答案是,差异化创新。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大数据为引领,在一些领域和部分行业形成领先优势,走差异化创新之路。
贵州省科技厅把“傻大黑粗”的煤炭作为“当头炮”和突破点。从2017年起,贵州省科技厅持续发布技术榜单,悬榜攻克长期以来制约贵州煤炭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特别将目标瞄准采掘自动化、智能化这一世界性难题。而今,靠着矿工一筐一筐挖煤的传统模式,正被逐渐终结。在一些煤矿,只要在地面上轻轻摁下总控台启动按钮,地下深处的采煤机就可进入“无人驾驶”状态,实现“一键采煤”。随着煤炭开采搭上高科技快车,一个“井下无人、地上无煤、纯清洁能源”的煤炭工业新时代,正在喀斯特贵州渐行渐近。
青海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援青办主任姚长青说,正是立足于差异化创新,青海省构建起了重点领域及特色产业的科技支撑,亮点频现。盐湖化工领域,建成年产5000吨无水氯化锂、1000吨金属锂产业化示范线,填补了空白,金属锂产能全国第一。生物医药领域,建成“青藏高原生物科技集成创新中心”,推动建立冬虫夏草种质资源数据库网络共享平台,支持虫草、沙棘、枸杞等特色资源精深加工……
协同创新 聚四海之力打一场突围战
进一步深化东西部科技创新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这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宁夏扎实推动东西部科技合作,先后与北京、天津、江苏等26个省市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50个院校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通过500多项东西部合作项目的实施,宁夏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创新突破,形成了一批“单项冠军”。其中,国能宁煤集团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合作的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建成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装置,在重大关键技术和大型装备、材料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零”突破。
广东与广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两地间的科技创新合作近年来渐入佳境。2019年12月,两省区科技厅在广西梧州共同签署了《加快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协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试验区的科技创新注入了全新的动力,也意味着粤桂两省区的科技合作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协同科技创新成了主旋律。
“粤桂大地、两广一家,双方有着很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如环境、资源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布局等问题。”两广科技厅主要负责人表示,两广聚焦试验区深度合作,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领军人才及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等方面形成一个重要的发展功能区,推动试验区成为粤桂科技合作的典范。
模式创新 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因为女儿血管太细、在医院连续几次扎针失败的经历,陕西西安光机所研究员米磊研发出“扎针神器”。这款仪器通过红外光识别血管位置和深度,解决了血管不好找这个看起来不算太大却又常困扰医护人员的难题。
今天的陕西,像“扎针神器”这样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显身手的成果数不胜数。正是一系列硬核措施的相继出台,蕴藏在陕西科技资源中的能量加快释放。
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推动大批“沉睡”的科技成果纷纷“醒来”,走向市场。不同于“先转化,后确权”,四川通过将事后奖励改变为事前激励,彻底解决职务发明人有动力转化、没有权力转化的问题。至今,西南交通大学已有222项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分割确权,成立了20余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知识产权评估作价入股总值超过1.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10亿元。而在2003年至2009年,只有一项职务科技成果得到转化。
建平台,聚资源。今年开年,重庆就取得一项“零”的突破。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交通大学建设的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科技部与重庆市政府联合批准建设,实现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截至目前,重庆市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10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为做好科技人才与企业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云南省科技厅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开展企业技术难题与相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专业方向的关联匹配,搭建了企业技术需求与科技人才精准对接的“云南省技术市场”,打造全省统一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平台,进一步促进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管理等与企业深度精准对接。
(王迎霞 记者何星辉 史俊斌 盛利 赵汉斌 张蕴 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