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科技创新十大硬核数据
未来五年是成都培育形成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关键期,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起势期。
承接时代机遇,成都的城市基因,将再一次聚能激活:拥有高等院校60余所,国家级科研机构30多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14个;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100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35家……
透过数字,窥探未来。共话成都的创新未来,让我们发端于10组硬核数据,预见成都创新未来。
科学城“1+4”发展格局
2020年伊始,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成都如何破局?
事实上,做强增长极、形成动力源,必然需要有科技创新这一源头活水,要有科学城或科技创新基地的强力支撑。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就是支撑载体。
成都快速行动,立足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和未来创新战略发展需要,协同规划西部(成都)科学城,提出构筑以天府科学城为创新策源,以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为产业创新承载的“一核四区”发展格局。
依托西部(成都)科学城这个载体,将推动成都加快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进而形成可辐射、可扩散、可影响,触及到足够远的动力源。
66个产业功能区
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建设产业功能区——成都率先提出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将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列入城市发展的时间表中。
三年来,功能区引进重大项目411个、总投资6785.11亿元,均占全市总量的九成以上;集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1200家,引进高层次人才140名、顶尖团队14个……
今年3月,为增强各功能区的耦合效应,全市产业生态圈数量由17个调整为14个。下一步,还将产业社区打造成产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从“产城人”到“人城产”,成都产业功能区发展导向愈发鲜明。目前,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初步成形、效应显现。
高品质科创空间1000万平方米
今年是成都的“创新提能年”。在现有的基础上,成都如何持续提升创新能级,推动产业生态圈高质量发展?
成都提出——在产业功能区核心起步区打造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生产生活服务高品质科创空间。
根据计划,成都今年将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根据主导产业定位,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市场化运作的高品质科创空间1000万平方米,通过“给平台”“给奖补”“给机会”全方位推动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
当下,作为天府新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的核心区,天府海创园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建设已全部完工,预计今年9月建成投运;成都芯谷高品质科创空间项目开工,总投资184.5亿元的26个重点项目动工……放眼全市66个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硬件载体正在加紧施工,创新资源正在加速聚集。
“1+1>2”创新乘数效应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今年以来,成都与重庆在各领域互动频频,协同合作的步伐在加快——川渝两地科技部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分别与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携手签约……
打开成渝创新地图:121所高校、178万在校大学生、1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290家高新技术企业和87个众创空间,科技资源比较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创新策源潜力和较大的转化市场空间。
以共建西部科学城为契机,加强区域创新协作和资源整合,有利于发挥“1+1>2”的作用,推动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创新乘数效应。
未来,数据一旦聚集裂变,这里将成为支撑创新策源潜力和转化市场空间的巨大能量场。
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催生原始创新和尖端科研成果的“摇篮”。打开成都创新地图,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星罗棋布。2019年,成都新增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5家;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获批后在蓉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将达到12家;新增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75家;在蓉20个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与此同时,成都超算中心、国盾融合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项目建设启动。
迎着“新基建”的浪潮,成都还将加快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提升基础创新能力,积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66.8亿元